類風濕患者為什么會晨僵
時間:2016-06-17來源:求醫網
類風濕患者為什么會晨僵?很多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清晨都會出現晨僵的狀態,手指僵硬,不能握緊拳頭,活動不方便的現象,必須活動相當長時間后才會漸漸緩解僵硬的狀況。這是為什么呢?清晨僵硬是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十分突出的一種臨床癥狀,現在的類風濕關節炎診斷標準中將清晨僵硬作為標準之一。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于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
國外在診斷類風濕關節炎時將晨僵的時間定為l小時以上,但有人認為不能這樣一概而論,如國內一些專家結合我國自身的環境因素等情況,認為超過0.5小時以上也有意義。晨僵時間越長,表明病情越重,或正處于進展活動的時期。經治療后晨僵時間縮短,剛表示治療己取得一定的效果,可以繼續治療,晨僵時間是一個比較敏感的指標,對診斷或判斷病情的進展情況有很重要的幫助,對于這樣一個簡單的癥狀,千萬不可低估。
晨僵的原因是由于有病變的關節,尤其是小關節,經過一夜的不活動后,關節內、外組織因循環不暢而產生水腫,失去了正常的柔軟性,從而影響正常的活動功功能。經過一段時間活動后,水腫因血液循環改善而消失,組織恢復柔軟性,因而關節活動又趨向靈活,使晨僵現象消失。循環障礙明顯,水腫嚴重者,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恢復水腫的情況,因而清晨僵硬的時間較長。
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為什么休息后容易循環不暢呢?這與該病的病理改變有關。類風濕關節炎的基本病理變化是滑膜炎和血管炎?;ぱ讜r滑膜和關節囊充血、水腫、增厚,變粗糙。肉芽組織形成,造成關節內循環障礙。關節周圍組織的血瞥炎,導致血管管徑狹窄,引起關節外循環不暢。在活動時。血液和淋巴液尚能正常流動,長期靜止不動就易淤滯不暢。這些都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該注意的一個方面。
晨僵時間主要依靠病人自己測算,應該盡量仔細觀察,精確地計算時間,并且作好每天的記錄。比如上午6時起床,感到不能握拳.不能擰干手巾,進行日常活動后,在上午7時感到可以握拳了。那么晨僵時間便是1小時。
類風濕關節炎雖尚無可靠的治療措施,但及早發現,經過合理的治療可獲得長期緩解。晨僵,為我們的早期診斷發出了信號。奉勸有晨僵的患者,盡快到醫院作有關檢查。
【本文由廣州河興痛風研究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類風濕患者為什么會晨僵的相關常識>>
-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方法 |
-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 |
- 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 |
- 類風濕性關節炎專家 |
- 類風濕性關節炎醫院
-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指南 |
- 類風濕性關節炎癥狀 |
- 類風濕性關節炎檢查 |
- 視頻 |
- 類風濕性關節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