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理
時間:2012-03-27 16:21來源:求醫網
【病理】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結締組織疾病,既累及關節,也累及關節外組織: 1.關節病理: (1)滑膜:急性關節炎早期滑膜增厚,充血和水腫,絨毛增生,血管翳(肉芽組織)從關節軟骨邊緣開始覆蓋關節軟骨,并腐蝕骨質,滑液增多、稀薄、混濁,晚期血管翳機化,形成厚的纖維組織,導致關節纖維性強直。顯微鏡下可見類纖維變性.電鏡下可見A型壁細胞增大,Golgi內網結構變小,線粒體異常,分解微粒增大和破碎,以及許多致密顆粒(殘余的小體),顯示酸性磷酸酶的活動性和被分解微粒酶不全消化的一些吞噬物質. (2)關節軟骨:被多種酶(膠原酶,蛋白酶、彈性蛋白酶)腐蝕變粗糙,變薄和局限性壞死,與骨關節相反,首先侵犯不負重部分,并可繼發增生性改變. (3)關節囊:在晚期由于水腫和纖維化而增厚. (4)近關節骨質:早期骨質疏松,晚期髓腔內肉芽組織形成的纖維組織侵入關節,和關節內機化的血管翳,導致纖維性強直.在典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新骨形成和骨小梁穿過關節相當少見. 2.關節外病變: (1)皮下結節:典型病例中有20~30%.多在受壓部位,如肘部.大小不一,可聚集在一起.結節由纖維組織構成,又可分為三區:中央區為類纖維變性和壞死;中間區為成纖維細胞,呈放射柵欄狀;外圍區為纖維組織和小圓細胞浸潤.陳舊結節可完全壞死、液化或形成空洞.結節可致骨膜炎,少有骨腐蝕. (2)肌肉病變:肌肉萎縮多見,與發炎關節有關的肌肉更明顯.病變有淋巴細胞結節,繼發動脈炎的壞死,肌電圖呈肌病改變. (3)神經病變:偶發神經變性病. (4)肌腱病變:可有增粗,類纖維變性和纖維化,如板機指或變性的伸指肌腱摩擦斷裂. (5)滑囊:偶發于骨凸部,有厚壁,與關節滑膜的改變相似. (6)血管病變:有五型,為內膜增殖、血管周圍圓細胞聚集無壞死、全動脈炎無壞死.急性壞死性動脈炎、毛細血管炎和小靜脈炎. (7)心臟病變:臨床少見,尸檢并不少見.病變可發生在心肌、心內膜或心包.由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致的臨床冠狀動脈栓塞罕見. (8)肺病變:可有胸腔積液、肺內孤立性類風濕性結節,彌漫性肺間質纖維變性(呈蜂窩狀)等。 (9)淋巴結:因濾泡增生和竇粘膜炎所致的淋巴結腫大常見(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