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偏方對治療面癱的效果好嗎
時間:2017-09-07來源:求醫網
中醫偏方對治療面癱的效果好嗎?面癱是一種很常見的神經性疾病,此病又稱周圍性面神經炎,此病是由于脈絡空虛,風寒侵襲而引起的,所以中醫在治療面癱時需辯證論治。專家表示,面癱的是對患者傷害非常大的疾病,很多人在長期治療無效時都會選用偏方治療,下面我們也來看看中醫偏方對治療面癱的效果好嗎?
1、牽正膏:蓖麻仁10g,松香30g,分別研細末,取凈水1000ml煮沸后,倒入蓖麻仁,煮5分鐘,入松香,小火煮3~4分鐘,倒入備有1000ml冷水的盆中,捻收成膏,切成糖塊狀,每塊約3g,用時用熱水燙軟,捻攤在小圓布上,貼敷于面癱患側下關穴,膠布固定,每貼7~10天,一般3貼見效。
2、牙皂散:豬牙皂200g,研細末,取適量以陳醋調如糊狀,涂于面癱患側頰車、地倉穴之間,每日換藥2次,10天為1療程,這樣可有效治療面癱疾病。
3、皂角膏:豬牙皂500g(研末備用),醋適量,麝香少許。將醋150ml用銅鍋煮沸,加入適量皂角粉,加加熱加攪拌,約10分鐘即成黃褐色糊狀藥膏,將藥膏攤于紗布敷料上,散上麝香,敷于面癱患側,隔日換藥1次,這個方法是治療面癱是常用的中醫偏方。
4、番蜜膏:番木鱉50g,加水360ml,煮沸20分鐘,趁熱刮去外皮,取凈仁切片,置瓦上文火烘酥,研末,以白蜜調如稀糊狀,文火煎15分鐘,待溫備用。面癱患者將藥膏涂于患側面部,厚約0.2cm,用紗布覆蓋,每日換藥1次,可有效治療面癱疾病。
5、天灸膏:天灸,又稱之為自灸、發泡灸。方如:(1)生白芥子、斑蝥各等分,分別研細、和勻,以30%二甲基亞砜調成軟膏,每次取如麥粒大一團,置于2cm×2cm膠布中心,貼于面癱患側太陽穴,3小時揭去,如果沒有效果,1周后再貼一次。(2)用斑蝥、巴豆各1、5g,共研為細末,以蜂蜜調成糊狀,均勻涂在紗布上,貼于面癱病側下關與頰車穴兩穴連線的中點上。敷藥后夏秋季保留5小時,冬春季保留8小時,去敷料后可見小水皰,待其自行結痂脫落即可。
6、巴豆酒:面癱患者應取巴豆4~8粒,去殼,投入50度白酒250ml內,置火上煮沸后,將白酒盛于小口瓶中,趁熱熏健側勞宮穴(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約20分鐘,10次為1療程,幾次后可有效治療面癱。
7、塞鼻散:枯礬、川烏、草烏各等分,研末,加麝香少許,用紗布包如棗核大,左歪塞右鼻,右歪塞左鼻,2小時取出,每日3~4次可有效緩解面癱癥狀。
8、面癱湯:選用荊芥、防風各15g,牙皂20g,蟬衣、大黃、建曲各12g,放藥罐中,加水1000ml,煎沸后趁熱熏面癱患側面頰部,以文火維持藥液沸騰,使蒸汽持續而均勻,熏至面部微汗出為佳,每次30~40分鐘,3日為1療程,這個偏方可有效治療面癱疾病。
9、臍療散:藥用膽南星8g,明雄黃3g,醋芫花5g,馬錢子總堿0、1mg(或用炙馬錢子末1.0g)。共烘干研末,再噴入白胡椒油(或用白胡椒末)1.0g,揮發油0.05ml,混勻密閉,保存備用。面癱患者在使用時:將臍部洗凈擦干,取上藥200mg敷于臍中,按緊,膠布固定,2~5天換藥1次。
以上就是關于“中醫偏方對治療面癱的效果好嗎”的詳細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廣大患者朋友。提醒大家在使用中醫治療時,面癱患者要去正規醫院咨詢正規醫生,得到醫生首肯后在使用,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中醫偏方對治療面癱的效果好嗎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