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小頭半脫位的中醫治療
時間:2015-03-20來源:求醫網
橈骨小頭半脫位是嬰幼兒常見的肘部損傷之一。發病年齡1-4歲,其中2-3歲發病率最高,占62.5%男孩比女孩多,左側比右側多。當肘關節伸直,前臂旋前位忽然受到縱向牽拉時容易引起橈骨小頭半脫位。常見的是大人領患兒上臺階時,牽拉胳膊時出現。下面就介紹一下防治橈骨小頭半脫位的方法?
橈骨小頭半脫位的預防:
①平時牽拉(提)小兒手部時,應同時牽拉衣袖。②防止跌仆。③成人與小兒嘻鬧時應注意方法,不能單牽(提)手。④若出現上述表現,家長可自行復位,若不成功則應到醫院就診。⑤避免反復脫位,形成習慣性。⑥穿衣服時,應避免手部旋前位牽拉,應和衣袖同時拉扯。
橈骨小頭半脫位的中醫手法治療:
復位時不用麻醉,先將前臂旋后,伸肘稍加牽引,拇指壓肘前橈骨小頭處,屈曲肘關節,必要時前后旋轉前臂,可感到復位的響聲,復位后肘部及前臂可活動自如。復位后用三角巾懸吊一周。如活動時疼痛或復發,宜用石膏固定于屈肘90度2周,應注意勿提拉小兒手臂,防止復發。4~6歲后橈骨頭長大,即不易脫出。
查看更多關于橈骨小頭半脫位的中醫治療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橈骨小頭半脫位治療方法 |
- 橈骨小頭半脫位病因 |
- 橈骨小頭半脫位飲食 |
- 橈骨小頭半脫位專家 |
- 橈骨小頭半脫位醫院
- 橈骨小頭半脫位治療指南 |
- 橈骨小頭半脫位癥狀 |
- 橈骨小頭半脫位檢查 |
- 視頻 |
- 橈骨小頭半脫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