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的中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0來源:求醫網
結腸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結腸粘膜表面病變的總稱。是根據觸診、結腸鏡觀察或X線鋇餐灌腸檢查而作出的臨床診斷。在胃腸道息肉中,以結腸最為多見,尤以直腸及乙狀結腸為甚。腸息肉臨床表現不一,早期可無任何癥狀,一般臨床表現可有腹痛、腹瀉、便血、大便中可含有粘液,或伴有里急后重感。
結腸息肉的治療方法一
【方藥】黨參、黃芪、赤芍、桃仁、白芍、莪術、黃藥子、枳殼、甘草各9g,薏苡仁60g(先煎)。
【適應癥】右下腹包塊,腹痛腹脹,大便次數多,頭暈目眩,食欲不振,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苔薄,舌體小色淡,脈細弱。證屬脾虛氣弱,穢濁瘀血互結,凝滯于腸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結腸息肉的治療方法二
【方藥】烏梅、黨參各15g,黃連5g,僵蠶10g,當歸、赤芍、地榆各12g,牡蠣24g,甘草6g。
【適應癥】多發性腸息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查看更多關于結腸息肉的中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