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弱智的中醫(y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3來源:求醫(yī)網(wǎng)
小兒弱智的中醫(yī)治療需要辯證論治,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產(chǎn)傷等后天因素所致,如顱內(nèi)瘀血等,致使道竅不通、心腦之氣不接。治以活血化瘀為總則。若癥狀較輕則用通竅活血湯或血府逐瘀湯,癥狀較重則用逐瘀破結(jié)的膈下逐瘀湯。
方劑:五靈脂6g、當歸10g、川芎6g、桃仁10g、丹皮10g、烏藥6g、赤芍藥10g、延胡索6g、甘草6g、香附6g、紅花6g、枳殼6g,可加人參6g;大便干結(jié)或愛啼哭者加大黃6g;祛瘀生新,面赤舌紅者,加牛膝引血下行。
2.輕癥治宜補益心腎,填精養(yǎng)髓,補氣養(yǎng)血,可服河車八味丸加減。
方劑:紫河車10g、熟地黃10g、丹皮10g、茯苓10g、澤瀉10g、麥冬10g、山藥10g、五味子6g、肉桂6g、熟附片3g、鹿茸3g。或用扶元散:人參3g、白術(shù)3g、茯苓6g、茯神6g、黃芪6g、熟地黃6g、山藥6g、炙甘草3g、當歸3g、白芍6g、川芎3g、石菖蒲6g、生姜3g、大棗三枚。一般半年一個療程,可重復2~3個療程,語遲、有躁動不安者可加入菖蒲。
3.重癥智力缺乏,生活不能自理,不知饑飽,不能接受教育,二便自理不好,形體不一定瘦,有的肥胖。此類患者多在嬰幼兒期就能發(fā)現(xiàn),此為稟賦不足,竅道不通,氣血不能上承,腎不主骨生髓,腦海獨枯,治宜填精養(yǎng)血生髓,補腎壯陽,佐以通竅活血。
方劑:可選河車八味湯。藥用紫河車10g、熟地10g、丹皮10g、茯苓10g、澤瀉10g、山藥10g、麥冬10g、五味子6g、肉桂3g、熟附片3g、鹿茸3g,半年為一療程,可重復2~3個療程。
4.溫熱病后所致如腦炎、腦膜炎等因素造成后遺癥,智力受損,可根據(jù)具體證候辨證論治。
查看更多關(guān)于小兒弱智的中醫(yī)治療方法的相關(guān)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