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恐怖癥的偏方有哪些
時間:2015-04-29來源:求醫網
恐懼癥是一種無理性和無能為力的狀態,它可分為三類:一般恐懼癥、社交恐懼癥及廣場恐懼癥。恐懼癥患者常產生負面的想法及可怕的影像,因而誘發生理反應。恐懼癥常影響青春期的人,主要是恐懼在公共場所出丑。他會盡員避免在公開場合講話或跳舞唱歌,這些場合會使他們臉紅、出汗、發抖、口吃和頭暈。下面是治療恐懼癥的偏方介紹:
1、肝腎虧虛
處方:熟地20克,山藥、山茱萸、菟絲子、枸杞子、杜仲各15克,白芍、當歸、木瓜各12克,炙甘草 6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補益肝腎。用于治療恐懼癥,中醫辨證屬肝腎虧虛型。癥見膽怯易驚,頭暈心悸,目干畏光,腰膝酸軟,性欲減退,舌質淡舌體胖,苔薄白,尺脈沉細無力。
2、心血不足
處方:黨參、白術、熟地、茯苓、酸棗仁各15克,當歸、龍眼肉、遠志各12克,黃芪2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補血養心。用于治療恐懼癥,中醫辨證屬心血不足型。癥見膽怯易驚,語聲低微,面色蒼白,神疲心悸,眠差,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無力。
3、肝郁脾虛
處方: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生姜各12 克,香附、郁金各10克,薄荷4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用于治療恐懼癥,中醫辨證屬肝郁脾虛型。癥見膽怯易驚,情志抑郁,煩躁易怒,失眠易醒,頭暈多汗,食欲不振,胸脅脹滿,月經不調,乳房作脹,舌邊尖紅,脈弦數。
4、痰濕蒙膽
處方:法半夏、茯苓、遠志各15克,竹茹、合歡皮各12克,陳皮、生姜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化痰仙脾。用于治療恐懼癥,中醫辨證屬痰濕蒙膽型。癥見膽怯易驚,胸隔痞悶,口淡納呆,肢體困倦,頭暈心悸,占質淡,苔薄白,脈滑。
5、肝郁脾虛
處方:防風、枳殼、黨參各15克,白術、烏梅、合歡皮、川楝子、茯苓、柴胡、白芍、陳皮各10克,砂仁 5克,元胡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疏肝健脾。用于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辨證屬肝郁脾虛型。癥見腹瀉,腹痛癥狀與精神因素有關,在緊張或興奮后癥狀加重,痛瀉夾雜,瀉后痛減,伴有胸脅脹痛,胸悶煩躁,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
溫馨提示:克服社交恐懼癥的首要條件是你不要自卑,在朋友之間,親戚之間,不論說話還是做事都要自信,對自己的做為給予肯定。
查看更多關于治療恐怖癥的偏方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