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脊髓空洞的偏方有哪些
時間:2015-05-05來源:求醫網
脊髓空洞癥是一種常見的人體疾病,這種脊髓空洞癥發病率最高的年齡就在三十一歲和五十歲之間,而且一般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的。脊髓空洞癥主要就是人體脊髓的一種病變,而且嚴重的話,會出現身體癱瘓的癥狀,可見脊髓空洞癥對于人體的傷害是巨大的,所以很多患者在第一時間就會去醫院治療,但是目前的醫學對于脊髓空洞癥的治療效果是很一般的,這就使得很多患者在私下里還會尋求一些脊髓空洞癥的偏方。
偏方一:
肝腎不足,治法:滋補肝腎,添精益髓。處方:熟地20克,龜版20克,白芍15克,枸杞子15克,當歸10克,雞血藤10克,蓯蓉10克,菟絲子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牛膝10克,桂枝6克,桑寄生10克加減:肢顫抖動加羚羊角、雙鉤藤、全蝎;下肢攣急加僵蠶、地龍;兼腎陽不足加巴戟天、仙靈脾、補骨脂。常用成方:虎潛丸、一貫煎、六味地黃丸。
療效:按上述辯證分型,共治療144例,其中顯效68例,好轉51例,無效25例,總有效率為82.6%。
偏方二:
腎虛髓空,治法:益腎填髓,補氣活血。處方:巴戟天15克,淫羊藿15克,菟絲子20克,鹿角膠12克,龜版膠12克,狗脊12克,黃芪30克,枸杞子30克,當歸15克,赤芍9克,川芎6克,丹參12克,熟地15克,蓯蓉30克,雞血藤20克,桑寄生15克。加減:腎虛明顯加附子、肉桂;脾虛明顯加黨參、自術;肉萎血虧加桂枝、黃精;血瘀明顯加桃仁、紅花。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常用成方:地黃飲子、桂附八味丸、振頹湯、益髓湯。
偏方三:
血氣不足治法:空洞康復湯基本方:川雪18g,桂枝9g,十亦15g,路路通15g,伸筋草15g,絡石藤15g,白尖15g,紅藤24g,雞血藤24g,桑枝30g,龜板12g,草氏15g,秦艽9g,鱉甲12g,子丸12g,甘草6g,白芍9g,牟大10g,冬蟲夏草1g,坎炁2g(研沖),工草10g,巴戟15g,胡桃15g,杞子15g,洋火葉15g,故紙15g,菟絲子15g。服用方法:水煎服,每付煎3次,兌一塊,分3次服,每日服2次,21付一個療程。
溫馨提示:患者在平時應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遏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
查看更多關于治療脊髓空洞的偏方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