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先心病的三大癥狀體征
時間:2015-07-03來源:求醫(yī)網
常言道,小兒先心病是指出生前就已有的心臟病,也就是在母親懷孕期由于心血管發(fā)育異常而造成的畸形性心臟病,小兒先心病是小兒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見的一類心臟病,其發(fā)病率約占出生活產嬰兒的7%~8%,也就是大約生11個有1個。小兒先心病從癥狀的類型上劃分可分為從左至右分流型、從右至左分流型和無分流型三種,每種類型的小兒先心病都有他獨特的癥狀體征。
小兒先心病的癥狀一般分三大類:
(1)左→右分流型:(無紫紺型)以室缺、房缺、動脈導管未閉為最常見,臨床表現為經常感冒、發(fā)熱、肺炎、出汗、消瘦、體重不長等。
(2)右→左分流型:(也稱紫紺型)以法樂氏四聯癥、大血管錯位最多見。臨床表現為出生后或出生6個月后出現口唇、顏面、指趾發(fā)紫,易出汗、喘,但感冒不多,開始學會走路后喜蹲踞,即走一段蹲一下。
(3)無分流型,以肺動脈狹窄,主動脈縮窄多見,臨床男孩多見,感冒不多,貌似正常,長到7~8歲以后出現行走快或上樓時氣喘或口唇發(fā)紫等現象。
多數小兒先心病都可聽到雜音,因此很多患兒在產后體檢時醫(yī)生通過聽診即可發(fā)現。這種雜音比較響亮,粗糙,嚴重者可以將耳朵貼近胸壁不用聽診器即可聽到。小兒先心病多有發(fā)育遲緩,有青紫者尤其明顯,嚴重者智力發(fā)育也可能受影響。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先心病的三大癥狀體征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