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桿菌病(波狀熱)
布氏桿菌病該怎么進行保健
布氏桿菌病是布氏桿菌引起多種動物及人共患的傳染病,世界各地廣泛分布。傳染途徑為消化道、粘膜、交配、皮膚外傷等。第一胎母豬妊娠1~3個月,發生流產。多數母豬流產后發情配種,正常妊娠產仔。少部分母豬流產后,胎衣滯留,出現子宮炎、不孕。公豬發生睪丸炎,單側或兩側睪丸腫大,有疼痛感,有的睪丸萎縮,失去繁殖能力。在感染了布氏桿菌病后,要注意患者的保健工作。
布氏桿菌病的保健工作如下:
1、加強檢疫,引種時檢疫,引入后隔離觀察一個月,確認健康后方能合群;
2、定期預防注射,如布氏桿菌19號弱毒菌苗或凍干布氏桿菌羊5號弱毒菌苗可于成年母牛每年配種前1—2個月注射,免疫期1年;
3、嚴格消毒,對病牛圬染的圈舍、運動場、飼槽等用5%克遼林、5%來蘇兒、10%一2096石灰乳或2%氫氧化鈉等消毒;病牛皮用3%一596來蘇兒浸泡24小時后利用;乳汁煮沸消毒;糞便發酵處理;
4、培育健康幼畜,約占50%的隱性病牛,在隔離飼養條件下可經2—4年而自然痊愈;在奶牛場可用健康公牛的精液人工授精,犢牛出生后食母乳3—5天送犢牛隔離舍喂以消毒乳和健康乳;6個月后作間隔為5—6周的兩次檢疫,陰性者送入健康牛群;陽性者送人病牛群,從而達到逐步更新、凈化牛場的目的。
對流產后繼續于宮內膜炎的病牛可用1 96高錳酸鉀沖洗子宮和陰道,每日1—2次,經2—3天后隔日1次,直至陰道五分泌物流出為止。嚴重病例可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治療。中藥益母散對母牛效果良好,益母草30克、黃芩18克、川芎15克、當歸15克、熱地15克、白術15克、雙花15克、連翹15克、白芍15克,共研細末,開水沖,候溫服。
- 友情鏈接:
- 布氏桿菌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