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脫肛的方法是什么
時間:2015-09-24來源:求醫網
脫肛是常見的肛腸疾病的一種,多發于兒童、孕婦、老人等,很多人都遭受脫肛的折磨,但是由于很多患者沒有意識到脫肛的癥狀,認為是其他的疾病,導致脫肛的長期的出現,那么中醫治療脫肛的方法是什么。
中醫治療產后脫肛的方法
氣虛下陷證:便時肛內腫物脫出,輕重不一,甚至咳嗽、行走時即脫出,色淡紅,伴有肛門墜脹或大便帶血,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氣短聲低,頭暈心悸,甚則頭昏耳鳴,腰膝酸軟,舌淡,苔薄白,脈弱;治療方法以補氣升提、收斂固澀為主,方藥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人參、炙甘草、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術、神曲、谷麥芽、炮姜、蓽茇、枳殼、木香、山萸肉、覆盆子、訶子等。
氣血兩虛證:肛內脫出物色淡無華,伴面白或萎黃,少氣懶言,頭暈眼花、神倦乏力,失眠多夢,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治療以益氣養血、升舉固脫為主,方藥以八珍湯加減: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地黃、芍藥、當歸、川芎、肉蓯蓉、火麻仁、酸棗仁、柏子仁、肉豆蔻、烏梅等。
濕熱下注證:直腸脫出,嵌頓不能還納,色紫暗或深紅,甚則表面部分潰破、糜爛,肛門墜痛,肛內指檢有灼熱感,舌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濡數;治療以清熱利濕、升陽舉陷為主,方藥選用萆薢滲濕湯加減:萆薢、生苡仁、丹皮、黃柏、茯苓、澤瀉、通草、滑石、金銀花、白芷、黃連、生地、赤芍、生大黃、生山梔等。
氣虛治法:補中益氣,升陷固脫。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
生黃芪30克 黨參12克 白術12克 枳殼12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 當歸9克 炙甘草5克 大紅棗9枚加減:便秘者,加柏子仁9克、全瓜萎10克(切);脘悶納少者,加木香6克、砂仁3克(后下)、枳殼9克;伴腰酸者,加菟絲子12克。
腎虛治法:補腎益氣固脫。
方藥:益腎固脫湯(驗方)。
熟地12克 山萊莫12克 杜仲12克 淮山藥15克 生黃芪20克 制首烏12克 覆盆子12克 金櫻子12克 五味子5克
濕熱治法:清熱利濕,止瀉防脫。
方藥:葛根芩連湯加減。
葛根12克 黃芩12克 黃連3克 鳳尾草15克 檳榔9克 白頭翁10克 升麻9克 地榆12克 焦山楂10克 炙甘草3克
腸燥治法:養陰潤腸固脫。
方藥:兩地湯合麻仁丸加減。
生地15克 地骨皮10克 玄參12克 白芍12克 麥冬12克 阿膠9克(烊沖)地偷10克升麻6克 柴胡5克 麻仁九9克(分吞)知母9克 枸杞子10克
腸燥治法:養陰潤腸固脫。
方藥:生地、地骨皮、玄參、白芍、麥冬、阿膠(烊沖)、地偷、升麻、柴胡、麻仁九、(分吞)知母、枸杞子。
查看更多關于中醫治療脫肛的方法是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