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癲癇(羊兒風)

中醫(yī)怎么治療小兒癲癇
小兒癲癇分為痰癇、驚癇、熱癇、風癇和瘀血癇,其具體治療方法如下所述。
1、痰癇
可見四肢抽搐、神志不清或精神模糊、狀如癡呆、喉有痰鳴、口角流涎,脈滑苔膩等癥。
方用南星6克、半夏8克、天竺黃3克、鉤藤8克、石菖蒲8克、遠志6克、竹茹12克、磁石15克、牡礪15克、貝母8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劑。連服一個月為一療程。
2、驚癇
可表現(xiàn)為發(fā)作前驚叫,并有驚嚇恐怖感,苔薄白、脈弦滑等癥狀。
方用珍珠母l2克、牡礪l2克、鉤藤10克、茯神6克、菟絲子8克、覆盆子8克、南星。
3、熱癇
常表現(xiàn)為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并可兼有發(fā)熱、口渴、咽赤、舌紅、脈數(shù)等熱證。
方用黃芩6克、夏枯草126克、玳瑁6克、石決明l2克、牡礪l2克、羚羊角3克、鉤藤l2克、螟蚣6克、天蟲3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4、風癇
常表現(xiàn)為口噤,神昏抽搐或神呆、頭痛,苔少脈弦等癥狀。
方用天麻l2克、全蝎3克、螟蚣3克、當歸l2克、白芍l0克、川芎83克、生地8克、鉤藤63克、磁石l5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5、瘀血癇
大多有產(chǎn)傷史或外傷史,表現(xiàn)為突然眩暈、仆倒神昏、四肢抽搐、口角流涎或見顏面口唇和眼角部抽動等癥狀。
方用當歸12克、丹參10克、赤自芍8克、天蟲3克、地龍6克、磁石12克、鉤藤10克、白礬6克、郁金12克、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 友情鏈接:
- 小兒癲癇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