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慢性胃竇炎的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6-01-11來源:求醫網
慢性胃竇炎是多發生在30歲以上男性朋友身上的一種消化道疾病,此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傷害極大,慢性胃竇炎患者會出現明顯的惡心、嘔吐、腹痛等明顯癥狀,所以及時治療慢性胃竇炎是十分重要的,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治療慢性胃竇炎的方法有很多,中醫治療慢性胃竇炎就是其中一種,那么中醫治療慢性胃竇炎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針對此問題進行具體介紹。
1、理氣健脾和胃法:黃連6g,元胡12g,黨參12g,砂仁6g(后下),白術10g,大黃lg,白芍12g,炙甘草6g,半夏10g,竹茹6g,,陳皮10g,生姜三片脾胃虛寒加桂枝、干姜。肝胃郁熱者去半夏,重用黃連,并加用柴胡、梔子、丹皮。泛酸明顯者加烏賊骨、吳茱萸。噯氣明顯者加丁香、柿蒂。胃陰虧虛者加沙參、麥冬,去半夏、白術。伴見脅痛者加元胡、香附。慢性胃竇炎患者治療前后均進行胃鏡檢查。
經過治療,治療組慢性胃竇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泛酸、飽脹及噯氣均較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說明該方對上述癥狀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前按輕、中、重度慢性胃竇炎進行評定。治療后按輕、中、重度慢性胃竇炎進行療效評定,結果療效較為滿意。
2、舒肝解郁湯:對慢性胃竇炎患者血清胃泌素及相關癥狀的影響,舒肝解郁湯藥物組成是柴胡12g,川芎12g,炒白芍20g,香附12g,丹參30g,百合15g,郁金15g,元胡15g,青皮12g,佛手15g,白及12g,鍛瓦愣子15g,黨參15g,甘草10g等。加減應用,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均6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結果舒肝解郁湯能明顯增加胃泌素的分泌,慢性胃竇炎患者主要相關癥狀如胃脘痛悶、脅肋脹滿、暖氣、吐酸、納呆等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明顯改善。
3、運用胃脘平和湯治療慢性胃竇炎:姜半夏、黃芩、黨參、香附、蘇梗、陳皮各15-20g,丹參20-30g,檀香5-10g,砂仁10-2g,黃連10-15g,吳茱萸5-12g,干姜、甘草各5-10g。慢性胃竇炎患者脾胃虛寒證明顯加肉豆蔻、肉桂。慢性胃竇炎患者濕熱蘊結證明顯加半枝蓮、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20-30g。慢性胃竇炎患者肝胃不和加柴胡、香附各20g。慢性胃竇炎患者便秘加大黃、枳殼各10g。吐酸加牡蠣30g,煅瓦愣子30g。慢性胃竇炎患者腹墜脹疼痛(胃下垂)加黃芪30g,升麻20g,枳實20g。腸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和黏膜萎縮加三棱、莪術、半枝蓮20-30g。出血加三七粉(沖服)。
以上就是中醫治療慢性胃竇炎的方法有哪些的具體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只要慢性胃竇炎患者能夠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那么治療慢性胃竇炎的效果還是十分顯著的。
查看更多關于中醫治療慢性胃竇炎的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