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俁病患者的日常保健方法有哪些
1、密切觀察病情:水俁病患者臨床表現各有不同,通過視、觸、問、聽、聞的方法,進行全方位的監測患者各種臨床表現。
視:是否震顫或共濟失調,觀察水俁病患者面色是否發紅,皮膚是否出現斑點,牙齦是否有紅腫,萎縮,出現灰黑色汞線,是否有糜爛,出血,牙齒松動,患者表現是否抑郁、膽怯、害羞等。呼吸模式的改變,有無呼吸急促或呼吸過快、過慢。
觸:就是觸摸水俁病患者皮膚是否有粗糙感,觸摸水俁病患者脈搏,了解脈搏頻率及強弱,觸及肢體溫度。
聽:水俁病患者說話時是否帶有怒氣或害羞感,聽呼吸是否均勻、通暢、有無鼾聲、痰鳴,有無聲音嘶啞等。
問:詢問患者有無頭暈、乏力、發熱、流涎、牙齦酸痛、胸悶、胸痛、腹痛、腹瀉,是否有性格改變,情緒不穩定、急躁、易怒、惡夢、思維紊亂。
聞:是否帶有腥臭味。
2、驅汞治療及對癥處理的護理:分別用二巰基丙醇及二巰基丙磺酸鈉驅汞對水俁病患者進行治療。一療程后,水俁病患者先后出現情緒激動、多語、胡言亂語、答非所問、躁動不安、哭笑無常、幻視等表現,較嚴重的4例還有破壞和攻擊行為,繼續給予驅汞治療至第三個療程后,癥狀逐漸減輕,同時給予抗感染、利尿、鎮靜、支持等治療,予以建立靜脈通道,保證輸液通暢,在驅汞、利尿、鎮靜的同時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尿的改變,對情緒不穩、煩躁不安的水俁病患者,除給鎮靜治療外,做到主動與水俁病患者溝通。
科學試驗證實,人體血液中汞的安全濃度為1微克/10毫升,當到達5-10微克/10毫升時,就會出現明顯中毒癥狀。經計算,如果一個人每天食用200克含汞0.5毫克/公斤的魚,人體所攝入的汞量恰好在此安全范圍內。
- 友情鏈接:
- 水俁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