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肺病(肺硬變)

間質性肺病的檢查診斷
間質性肺病對于我們的生活的影響是很大的,為了能夠比較明確的分辨出間質性肺病,就要明確的診斷。因此,我們需要去正規的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下面是具體的檢查方法介紹。
一、胸部影像學檢查
早期肺泡炎在X線胸片為磨玻璃樣陰影,但常易被忽略。病變進一步發展,呈現廣泛散在斑點、結節狀陰影,有的為網狀和網狀結節狀陰影,嚴重者出現峰窩肺。近年來高分辨和放大CT影像,對于早期的肺纖維化以及蜂窩肺的診斷很有價值。
二、呼吸功能檢查
間質性肺病患者常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如肺活量和肺總量減少,殘氣量隨病情進展而減低。第1秒用力呼氣量與用力肺活量之比值升高,流量容積曲線呈限制性描圖,說明無氣道阻塞。間質纖維組織增生,彌散距離增加,彌散功能降低,肺順應性差,中晚期出現通氣與血流比例失調,因而出現低氧血癥,并引起通氣代償性增加所致的低碳酸血癥。多數學者證實間質性肺病在X線影像未出現異常之前,即有彌散功能降低和運動負荷時發生低氧血癥。肺功能檢查對評價呼吸功能損害的性質和程度,以及治療效果有幫助。
三、血液檢查
許多患者血沉增快、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與肺纖維化病變無密切關聯。對血清免疫復合體的檢查,如血清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的檢查對某些疾病診斷可提供參考。
四、支氣管肺泡灌洗
一般應用纖支鏡對右肺中葉或左肺舌葉進行生理鹽水局部灌洗,收集下呼吸道及肺泡表面液層及內含效應細胞、釋放遞質或其它與肺泡炎有關物質,可對局部炎癥和免疫情況作出判斷,為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間質性肺病患者的效應細胞總數可達正常的2-3倍,細胞類型的比例亦根據病種不同而異,如結節病時T淋巴細胞增加;特發性肺纖維化則中性粒細胞占多數。液性成份變化對研究局部炎癥發生機理及致纖維化有一定意義。
五、肺活檢
近年來采用經纖支鏡肺活檢法摘取肺組織標本進行病理檢查,可獲得診斷。不能確診時,可作局部性開胸,在直視下有選擇地摘取較大的肺組織,對病理診斷更有幫助。如有淋巴結或其他臟器受累,亦可進行淋巴結活檢,以驗證肺活檢的診斷或提供病因診斷。
六、放射性核素掃描
用67鎵核素技術檢查,67鎵聚集于慢性炎性組織,其敏感性可達90%,但特異性較低。本方法系無創傷性,結合其他檢查,如肺活檢和支氣管肺泡灌洗,對間質性肺病的發現及療效考核有一定價值。

- 友情鏈接:
- 間質性肺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