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肝積)

肝硬化患者的日常飲食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臟病。常期營養不良、肝炎、膽道疾病、慢性酒精中毒、損肝藥物等為其致病原因。癥見食欲減退、腹脹、右上腹痛、脾腫大、腹水等。專家指出,肝硬化是對患者身體傷害非常大的一種疾病,患者在治療該癥時,不能僅僅依靠常規藥物進行治療,還可以通過日常飲食來輔助治療。
治療肝硬化的藥膳食療方:
1. 鱉肉常食有效,每隔2日服1次,每次服150~200克。
2. 活鯉魚500多克,放在清水里洗凈,然后把魚和赤小豆放入鍋內,加水2000~3000毫升燉之,燉至魚熟豆爛。除魚頭、鱗、骨、內臟棄去外,將魚肉、豆和湯全部吃完。(《常見病驗方》)
3. 海龜板加水燉成膠質,加少許紅糖,每日2~3匙。其他龜板亦可用,龜板膠則只要烊化即可服用。(浙江中醫學院《動物藥概要》)
4. 雞內金、桃仁、鱉甲各30克,共研末,每次9克,每日2次,陳皮煎湯送下。
肝硬化患者的飲食宜忌:
1. 宜食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飲食,如瘦肉、魚、蛋、蔬菜、水果等。
2. 嚴禁煙酒,忌食辛辣、刺激性、干硬的食物;晚期肝硬化并有肝昏迷者,應食低蛋白飲食;浮腫較重或腹水者,應食少鹽或無鹽飲食。

- 友情鏈接:
- 肝硬化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