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國內人民解放軍第463醫院 > > 2011諾貝爾醫學獎揭曉,DC細胞生物免疫療法實至名歸
2011諾貝爾醫學獎揭曉,DC細胞生物免疫療法實至名歸
時間:2012-09-04 11:29來源:求醫網
隨著10月份的到來,各項諾貝爾獎項也塵埃落定(除了經濟學獎),今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了三位免疫學家布魯斯·巴特勒和朱爾斯·霍夫曼以及拉爾夫·斯坦曼,布魯斯·特勒以及朱爾斯·霍夫曼,獲獎理由是“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發現”;另一半獎金歸于拉爾夫·斯坦曼,獲獎理由是“發現樹突狀細胞及其在獲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免疫學研究距離臨床并不遙遠
很多人將免疫學視為艱澀難懂的基礎醫學,認為它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遠的距離。因此,不論是樹突狀細胞,還是Toll受體,此次的獲獎內容似乎難以在公眾中引起共鳴。然而,國內肝炎患者教育基地的穆文廣教授看來,免疫學的研究成果已經滲透到臨床的幾乎每一個角落,應用免疫學技術和方法研究疾病發病機制以尋找可以應用于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新方法、新試劑、新藥物越來越得到重視。
“通俗來講,人體免疫系統就像是一個國家的軍隊,主要作用是防御外敵入侵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但免疫反應可能是雙刃劍,不受控制的反應可能會導致自身組織的損傷。因此,免疫學研究的是免疫系統如何發揮作用以及如何受到精確的調控。”穆文廣教授指出,
以樹突狀細胞的發現為例,當前治療肝臟疾病、傳染性疾病以及免疫系統紊亂的方法革新,很多都是以此為基礎的。其中,DC在肝病免疫應答中的作用、以DC為基礎的免疫治療等已經成為肝病治療的熱點之一。
“DC細胞生物免疫療法” 使肝病患者的福音 為什么有的人會得乙肝,有的人不會?早在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澳大利亞科學家杜赫提就在多年研究中發現:肝病是一種典型的免疫誘導素缺乏癥!缺乏免疫誘導素,肝臟將長期處于免疫缺陷狀態,而免疫缺陷(免疫力低下)是導致以乙肝為代表的肝臟疾病產生和經久不愈的根本原因。
杜赫提博士經過實驗發現:肝病久治不愈與免疫激活素有直接關系。國內最新療法“DC細胞生物免疫療法”就是根據免疫激活素學說,避開藥物對肝臟的負荷,從機制上解決肝病久治不愈的難題。其所依據的免疫療法就是從人體自身的特異性免疫入手,激活自身免疫系統對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從而打破免疫耐受系統,同時通過藥物調節自身免疫功能,增強免疫力及T淋巴細胞,NK細胞,吞噬細胞的功能,從而有正確的識別乙肝病毒,與乙肝病病毒作斗爭,徹底清除、代謝,殺滅乙肝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