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口咽部常見的惡性腫瘤,出現這個癥狀需高度警惕
時間:2020-04-01 14:17來源:求醫網
“醫生,我嗓子疼,尤其是吃飯吞東西的時候,而且還發燒了。您幫我看看是怎么回事。”
醫生檢查后,很可能說:“你這是扁桃體發炎了……”
這樣的場景在醫院的門診室里經常能聽到,尤其是天氣驟然改變的時候,扁桃體發炎的患者更多。但有一種疾病,早期癥狀與扁桃體炎很相似,卻危險得多,它就是扁桃體癌。
去年11月,歌手張咪就自曝罹患晚期癌癥,正在接受放化療。而她所罹患的癌癥,正是少為人知的扁桃體癌。
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扁桃體?
扁桃體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會處,按照位置可將扁桃體分為腭扁桃體、咽扁桃體和舌扁桃體,但腭扁桃體zui大,人們說的扁桃體,通常就是指它。
腭扁桃體有一對,呈卵圓形,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關卡,也是人體的免疫器官之一,可以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
當有病原體入侵時,它會及時產生免疫球蛋白,與病菌展開“戰斗”,這個過程就會造成扁桃體發炎。由于扁桃體所處的位置與外界環境相通,相當于人體的第一道關卡,所以“受傷”的總是它。
扁桃體竟然也會得癌?
身為一個免疫器官,扁桃體能及時識別并清除外來微生物或突變細胞,但它竟然也會得癌?
1、扁桃體癌并不少見
雖然鮮少提及,但它卻是口咽部常見的惡性腫瘤,約占口咽惡性腫瘤的57.8%。其好發年齡為40~60歲,且男性多于女性。
扁桃體癌早期無明顯癥狀,可表現為咽喉部異物感、吞咽不適、咽下疼痛等。但隨著病情進展到晚期,可出現明顯咽痛,吞咽時加劇,并可放射到同側面部或耳部,還常有口臭、出血、張口困難等癥狀。
不僅如此,扁桃體癌還常向前后咽柱、軟腭、舌根等處擴展,易向頸部淋巴結轉移,發生率為60~70%,可出現吞咽困難、呼吸困難、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癥狀。
2、扁桃體癌的診斷
扁桃體癌以鱗癌多見,醫生檢查可見扁桃體明顯腫大,表面有潰爛或污穢物附著,或呈結節狀隆起;且下頜角下方可觸及腫大淋巴結,質地較硬,不活動,無壓痛。
需要注意的是,扁桃體癌的發生多為單側,也就是說,如果單側出現持續性咽痛或明顯腫大,甚至伴有耳痛,需警惕扁桃體癌,及時進行頸部超聲、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但組織病理活檢是診斷扁桃體癌的“金標準”。
3、四類人群需警惕
扁桃體癌的發生與長期炎癥刺激相關,吸煙、嗜酒都可能使扁桃體粘膜充血、水腫,上皮細胞萎縮、變性,容易發生癌變。所以,長期慢性扁桃體炎癥患者、長期抽煙者、長期酗酒者都屬于扁桃體癌的高危人群。
此外,高危型HPV感染扁桃體粘膜也可誘發扁桃體癌。
這類人群要注意
對于扁桃體經常發炎的人來說,一定要注意其發展。因為,長期的炎癥刺激,使黏膜上皮變性,常為扁桃體惡性腫瘤的誘因。
另外,長期大量吸煙、飲酒,可促使黏膜上皮水腫、充血、增生和鱗狀上皮化生,也會使扁桃體致癌發生的危險性增高。
扁桃體腫瘤初期沒有什么癥狀,因此患者很難發現,等到咽部開始不舒服,有時伴隨咽部潰瘍、腫大,并出現口臭癥狀,有可能已經發展得很嚴重了。因此人們在平時體檢時,一定不要忽視耳鼻喉的檢查。
扁桃體為何愛發炎
扁桃體是兒童期比較活躍的一個器官,它從10個月的時候開始發育,到4到8歲的時候非常活躍,等到了12歲的時候,扁桃體就不發育了,等人過了50歲之后,它就慢慢萎縮了,是伴隨人的一生的器官。
扁桃體炎分為急性和慢性:
急性扁桃體炎是兒童和青少年的常見病。主要表現為全身癥狀,起病急,畏寒,高熱可達39°~40°,尤其是幼兒可因高熱而抽搐、嘔吐等;局部癥狀咽痛明顯,吞咽時尤甚,劇烈疼痛者可放射至耳部,兒童若因扁桃體肥大影響呼吸時,可妨礙其睡眠,夜間常驚醒。
慢性扁桃體炎是由于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所致,表現為咽部干燥不適,有堵塞感,分泌物粘連,不易咳出,口臭。扁桃體過度肥大可引起吞咽困難,說話含糊不清,呼吸不暢或睡眠時打鼾;膿栓常隨吞咽進入消化道,部分患者可出現消化不良、頭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勞或低熱等表現。
呵護扁桃體這樣做
當扁桃體發炎程度較輕時,在家可以做4個方面的措施來緩解:
獲得足夠的休息,每晚至少睡七到九個小時。
大量喝溫水,以幫助緩解喉嚨的不適。忌寒冷(冰水)刺激。可以用溫鹽水漱口,感到有點咸味就可以。
吞咽困難吃不下飯,可食用流質食物。
蒸發器和加濕器有助于滋潤室內干燥的空氣,緩解口腔和喉嚨的不適和疼痛。
另外,平時的保健也很重要: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每天早晚刷牙、飯后清水漱口,避免食物殘渣存在口腔中。
按時就餐,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勿吃過咸過甜的(可能會因高滲引發細胞失水)食物,不可偏食肉類、油炸類食物。
積極治療鄰近器官的疾病,如急慢性鼻炎等。
醫生檢查后,很可能說:“你這是扁桃體發炎了……”
這樣的場景在醫院的門診室里經常能聽到,尤其是天氣驟然改變的時候,扁桃體發炎的患者更多。但有一種疾病,早期癥狀與扁桃體炎很相似,卻危險得多,它就是扁桃體癌。
去年11月,歌手張咪就自曝罹患晚期癌癥,正在接受放化療。而她所罹患的癌癥,正是少為人知的扁桃體癌。
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扁桃體?
扁桃體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會處,按照位置可將扁桃體分為腭扁桃體、咽扁桃體和舌扁桃體,但腭扁桃體zui大,人們說的扁桃體,通常就是指它。
腭扁桃體有一對,呈卵圓形,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關卡,也是人體的免疫器官之一,可以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
當有病原體入侵時,它會及時產生免疫球蛋白,與病菌展開“戰斗”,這個過程就會造成扁桃體發炎。由于扁桃體所處的位置與外界環境相通,相當于人體的第一道關卡,所以“受傷”的總是它。
扁桃體竟然也會得癌?
身為一個免疫器官,扁桃體能及時識別并清除外來微生物或突變細胞,但它竟然也會得癌?
1、扁桃體癌并不少見
雖然鮮少提及,但它卻是口咽部常見的惡性腫瘤,約占口咽惡性腫瘤的57.8%。其好發年齡為40~60歲,且男性多于女性。
扁桃體癌早期無明顯癥狀,可表現為咽喉部異物感、吞咽不適、咽下疼痛等。但隨著病情進展到晚期,可出現明顯咽痛,吞咽時加劇,并可放射到同側面部或耳部,還常有口臭、出血、張口困難等癥狀。
不僅如此,扁桃體癌還常向前后咽柱、軟腭、舌根等處擴展,易向頸部淋巴結轉移,發生率為60~70%,可出現吞咽困難、呼吸困難、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癥狀。
2、扁桃體癌的診斷
扁桃體癌以鱗癌多見,醫生檢查可見扁桃體明顯腫大,表面有潰爛或污穢物附著,或呈結節狀隆起;且下頜角下方可觸及腫大淋巴結,質地較硬,不活動,無壓痛。
需要注意的是,扁桃體癌的發生多為單側,也就是說,如果單側出現持續性咽痛或明顯腫大,甚至伴有耳痛,需警惕扁桃體癌,及時進行頸部超聲、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但組織病理活檢是診斷扁桃體癌的“金標準”。
3、四類人群需警惕
扁桃體癌的發生與長期炎癥刺激相關,吸煙、嗜酒都可能使扁桃體粘膜充血、水腫,上皮細胞萎縮、變性,容易發生癌變。所以,長期慢性扁桃體炎癥患者、長期抽煙者、長期酗酒者都屬于扁桃體癌的高危人群。
此外,高危型HPV感染扁桃體粘膜也可誘發扁桃體癌。
這類人群要注意
對于扁桃體經常發炎的人來說,一定要注意其發展。因為,長期的炎癥刺激,使黏膜上皮變性,常為扁桃體惡性腫瘤的誘因。
另外,長期大量吸煙、飲酒,可促使黏膜上皮水腫、充血、增生和鱗狀上皮化生,也會使扁桃體致癌發生的危險性增高。
扁桃體腫瘤初期沒有什么癥狀,因此患者很難發現,等到咽部開始不舒服,有時伴隨咽部潰瘍、腫大,并出現口臭癥狀,有可能已經發展得很嚴重了。因此人們在平時體檢時,一定不要忽視耳鼻喉的檢查。
扁桃體為何愛發炎
扁桃體是兒童期比較活躍的一個器官,它從10個月的時候開始發育,到4到8歲的時候非常活躍,等到了12歲的時候,扁桃體就不發育了,等人過了50歲之后,它就慢慢萎縮了,是伴隨人的一生的器官。
扁桃體炎分為急性和慢性:
急性扁桃體炎是兒童和青少年的常見病。主要表現為全身癥狀,起病急,畏寒,高熱可達39°~40°,尤其是幼兒可因高熱而抽搐、嘔吐等;局部癥狀咽痛明顯,吞咽時尤甚,劇烈疼痛者可放射至耳部,兒童若因扁桃體肥大影響呼吸時,可妨礙其睡眠,夜間常驚醒。
慢性扁桃體炎是由于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所致,表現為咽部干燥不適,有堵塞感,分泌物粘連,不易咳出,口臭。扁桃體過度肥大可引起吞咽困難,說話含糊不清,呼吸不暢或睡眠時打鼾;膿栓常隨吞咽進入消化道,部分患者可出現消化不良、頭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勞或低熱等表現。
呵護扁桃體這樣做
當扁桃體發炎程度較輕時,在家可以做4個方面的措施來緩解:
獲得足夠的休息,每晚至少睡七到九個小時。
大量喝溫水,以幫助緩解喉嚨的不適。忌寒冷(冰水)刺激。可以用溫鹽水漱口,感到有點咸味就可以。
吞咽困難吃不下飯,可食用流質食物。
蒸發器和加濕器有助于滋潤室內干燥的空氣,緩解口腔和喉嚨的不適和疼痛。
另外,平時的保健也很重要: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每天早晚刷牙、飯后清水漱口,避免食物殘渣存在口腔中。
按時就餐,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勿吃過咸過甜的(可能會因高滲引發細胞失水)食物,不可偏食肉類、油炸類食物。
積極治療鄰近器官的疾病,如急慢性鼻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