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位于越秀山下,流花湖畔,東風西路主干道旁。占地面積約6.2萬平方米,醫療服務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約8.08億元。... [ 詳細 ]
出停診公告更多>
2015年07月02日停診信息
泌尿外科:周一南(全天)
內分泌內科:周倩(上午)
口腔科:呂渭莉(全天)
婦產科:林美(全天)
耳鼻喉科:何龍(全天)
長期停診信息
心血管內科:李廣鐮 2015-03-12起長期停診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如何終結脂肪
時間:2013-02-21 10:04來源:求醫網
1、“脂肪肝”來了
每到年末體檢,拿到年度健康體檢報告,便有同事驚呼:“我有脂肪肝!”
此呼一出,隨即便有人接應:“我也是耶?!?/p>
掐指數來,部門的同事竟有四分之一是“脂肪肝”。
聶玉強(廣東省醫學會肝病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肝病學會委員,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等教授的研究則表明,廣州地區脂肪肝的患病率約為17.2%。
另有報道稱,脂肪肝在國內的患病率大約為20%。換句話說,在國內,差不多每5個人中就能找出1個患脂肪肝者。
若要賦脂肪肝一個簡單而形象的說法,“肝包油”再貼切不過了。不過,所謂的“肝包油”并非指肝臟外面包著一層厚厚的油;肝臟脂肪的過度囤積,更多的是發生在肝細胞中的。
正常成人的肝臟重約1.8千克,脂肪重量占其濕重的2%~4%,如果該比重超過5%,或超過30%以上的肝細胞發生脂肪浸潤(肝細胞脂肪變),就稱為脂肪肝。
想知道脂肪肝長什么樣子?法國名菜中的鵝肝就是脂肪肝的典型代表。飼養者強迫鵝在短時間內吃下大量、過量的高熱量食物;同時將鵝圈養,盡量減少其運動,于是,不出數月,鵝便會長出口感豐腴軟滑的肥肥的脂肪肝來。
如果說,鵝的脂肪肝是受人強制而萬不得已才染上的;相比之下,人患上脂肪肝則更多的是“自作孽”之結果。
導致脂肪肝的最常見的原因是肥胖,其次是酗酒。 另外,使用藥物(如類固醇、治療免疫風濕藥)、營養不良、患其他疾病(如丙型肝炎)等也是可能引起脂肪肝的危險因素。
但脂肪肝非人胖專利,瘦且并不酗酒之人也可能擁有肥肝。這種現象在東方人中更多見。
在長期物質條件不豐富的情況下,東方人體內形成了一種“節儉基因”。如同持家有道的家庭主婦,會盡量節衣縮食,以多儲備家用。這種“節儉基因”的作用,是儲備更多的能量,以備不時之需。
這原本是好事,但如今人們的生活已大有改善,吃得多了、吃得好了、卻動得少了,而“節儉基因”仍在繼續起作用,攝入的能量過多地變成脂肪存在肝細胞中,結果便導致了脂肪肝。
患脂肪肝的瘦人,雖然看得見的外形是瘦的,但其看不見的內臟卻因為沉積了較多的脂肪而偏胖。
聶玉強院長、周永健教授(廣東省醫學會脂肪性肝病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脂肪性肝病學組委員,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在廣州進行的調查發現,有不少脂肪肝病人,最初體重不重,血脂、血壓也正常,但6年過后,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就“冒”了出來。
目前,至少有20%的脂肪肝并不單純,而是已經發展到了脂肪性肝炎階段。
而眼下尚且單純的脂肪肝,相比于健康的肝臟,會顯得格外脆弱。精神緊張、飲酒、身體疲勞、某些疾病等因素,并不會對健康的肝臟構成太大的威脅;但是,胖人體虛,胖肝易損,對于肝細胞內已經囤積了不少脂肪的肥胖肝臟而言,這些刺激卻足以使之發炎。
肥肝發展到脂肪性肝炎階段,這意味著肝纖維化“工程”正式啟動。
任何器官受損,修復過程都會有纖維組織產生。如皮膚破損產生瘢痕,就是一種纖維化。肝臟因炎癥而不停受損、修復,致使纖維組織積存,越積越多,最終就會演變成肝硬化,甚至引發更加嚴重的肝癌、肝衰竭等致命問題。
2、如何發現“脂肪肝”
從肥肝到炎肝,身體內,肝臟實實在在的變化,我們無法看見。但是,一些簡單、方便、無創的檢查,就可以幫助我們看清楚,肥肝是不是安好。
大多數人獲知自己患了脂肪肝的途徑,都是體檢時做過的肝臟B超檢查。的確,在目前已有的對身體無創傷的檢查方法中,B超在早期發現脂肪肝方面,最為靈敏。同時,若通過B超檢查得到了“患有脂肪肝”的結論,這個檢查結果多數情況下,是準確且可信的。中華肝病學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已經制定了脂肪肝的B超嚴重程度分級標準,但其主要是描述性語言,不能像數據一樣客觀,因此,臨床上B超檢查結果嚴重程度分級有一定的主觀性。不同醫院的B超醫生對脂肪肝分級標準掌握程度存在著差異,因此,同一位病人在一家醫院經B超檢查被診斷為輕度脂肪肝,可能在另一家醫院被診斷為中度脂肪肝。
因此,想了解一個人有沒有脂肪肝,應優選B超檢查。但是,想知道脂肪肝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想了解脂肪肝的病情有沒有變化,B超就顯得無能為力了。
相比于B超,CT檢查結果幾乎不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因此,想了解脂肪肝的嚴重程度,或一段時間內脂肪肝病情的變化情況,就需要作CT檢查。一般而言,平掃CT比增強CT更能真實地反應脂肪肝的嚴重程度。所以,多數情況下,應選擇作平掃CT。
面對一張CT檢查報告,如何才能看出脂肪肝的嚴重程度?研究表明,肝臟CT值的大小與肝臟脂肪含量存在負相關,即肝臟脂肪含量越多,肝臟CT值越小。如果想了解一段時間內脂肪肝病情的變化,那么對比兩次CT檢查的結果中“肝/脾CT比值”即可。該結果變大,說明肝內脂肪囤積減輕;該結果變小,則說明肝內脂肪囤積加重。
既然CT可以如此準確地判斷脂肪肝的嚴重程度,那么直接作CT檢查,而不作B超行不行呢?當然不行。在發現脂肪肝的存在方面,CT不如B超敏感。也就是說,有些脂肪囤積程度較輕微的脂肪肝,通過B超檢查可以發現,但CT檢查卻未必能發現。
B超檢查可以敏銳地發現脂肪肝;CT檢查可以準確地判斷,脂肪肝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但單靠這兩種檢查,都無法判斷脂肪肝是否已經走上了“炎”路,即不能區分脂肪肝是單純的,還是脂肪性肝炎。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脂肪性肝炎?最可靠的方法是做肝穿刺活檢。
但是,與沒有“發炎”的單純性脂肪肝一樣,多數的脂肪性肝炎病人本身并不會感覺到明顯的不舒服,因此,很少有人愿意接受這樣的檢查。因此,如果:
① B超檢查發現有脂肪肝;
② 抽血檢查,發現谷丙轉氨酶和(或)谷草轉氨酶持續升高半年以上(這兩個指標的正常值均是5~40單位/升);
?、?排除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問題等常見的肝炎病因。
即可被認為脂肪肝已不再單純,而是進展到了脂肪性肝炎階段。
3、如何治療“脂肪肝”
體檢后,獲知自己患了脂肪肝,大多數病人會如何應對?
“對于由于肥胖而引起的單純性脂肪肝病人而言,減肥是單獨的**藥!”聶玉強教授指出?!皽p肥,可以讓肝臟內的脂肪沉積減輕或消退。”
哪些人屬于肥胖者,確實需要減肥呢?這需要通過體重和腰圍兩個指標來衡量。
體重指數小于18.5為消瘦;體重指數在18.5~23.9為正常;體重指數在24~27.9為超重;體重指數達到或超過28為肥胖。超重者和肥胖者,即體重指數達到或超過24的脂肪肝病人都需要減肥。另外,有些人可能看上去不胖,體重指數也未達到24,譬如患脂肪肝的瘦人,若男性的腰圍達到或超過85厘米,女性的腰圍達到或超過80厘米,同樣需要減肥。
減肥,要減多少才能奏效?一般而言,只要半年內體重在原來的基礎上,下降10%后,肝內脂肪沉積就可以完全消退。減肥的具體方法,無外乎合理飲食、適量運動。
合理飲食,除了人們熟知的限制飲食量——每餐吃七八分飽;注重合理的飲食結構——低脂,適量糖類、高蛋白及足量的維生素和纖維素飲食外,還要養成“早好、午飽、晚少”的飲食習慣。而且,特別要留意的是,一定要戒掉夜宵。對脂肪肝病人而言,最適合且最有效的運動,是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熳?、慢跑、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都是較好的運動項目。
聶玉強教授推薦的運動處方:1. 大步快走,每次在半小時內走完3千米路程。2. 推薦每天堅持進行上述運動。若實在難以堅持,亦要保證每周運動5次或以上。
如果脂肪肝的病情已經發展到脂肪性肝炎階段,此時,已存在被炎癥破壞的肝細胞,那么單靠減肥,治療則難以奏效。
此時的治療措施,是以減肥為基礎,同時使用保肝藥。目前,已知的對脂肪肝病人而言,確有護肝作用的保肝藥,包括多烯磷脂酞膽堿、維生素E、水飛薊素、熊去氧膽酸等。具體該用哪種藥,情況較為復雜,因此,保肝藥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才能服用。
除了保肝藥,降血脂藥是許多脂肪肝病人極為關注的另一類藥物。有些人認為,患了脂肪肝,血脂就一定高,必須要吃降血脂藥。其實不然,超過1/3的脂肪肝病人,其血脂水平是完全正常的。這部分病人,完全沒有必要服用降血脂藥。而即便是血脂水平略超出正常范圍,但若只是血脂輕度升高,也不要急于服用降血脂藥,而應首先采取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的減肥療法。如果飲食、運動超過半年以上血脂仍無法回歸正常,才考慮使用降血脂藥物。只有那些血脂水平超過正常范圍上限達兩倍以上的脂肪肝病人,才真正需要盡快使用降血脂藥物。需要提醒的是,有些降血脂藥物本身就會對肝臟造成損傷,所以,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對剛臟損傷較小的降血脂藥。
脂肪肝屬于非感染性肝病的一種,因此,一般來說,看脂肪肝應該到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如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開設了脂肪肝診治中心,承擔了廣州地區脂肪肝的臨床、科研工作,患者能獲得對脂肪肝的正確診治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