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長庚醫院是臺塑集團在大陸第一家醫院,系與廈門海滄公用事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地處廈門美麗的馬鑾灣南岸、海滄新陽工業區北面。醫院于 2... [ 詳細 ]
呼吸困難何時指“身”何時指“心”
時間:2012-10-25 20:22來源:求醫網
呼吸困難作為一個醫學述語,特指呼吸不舒適的主觀體驗,它包括了幾種性質不同,嚴重程度不一的主觀感受。呼吸困難源于生理、心理、社會、環境多種因素,而呼吸困難本身又可以引起繼發性的生理和行為反應。病理生理機制例如呼吸努力的程度、外周中樞化學感受器受到刺激、肺和胸壁機械感受器受到刺激、中樞對外周傳入的整合等引起感知性呼吸困難,包括“呼吸幅度和頻率”, “呼吸渴求”, “呼吸時相相關的呼吸困難”,“喘息”。 情感性呼吸困難指伴隨呼吸困難的“難受”和“情緒反應”,發生機制與情緒、文化背景、疾病經歷以及個體特質有關。其意義在于警示有意識的大腦,“您的外周器官出了異常,自身調節已不足以糾正,您需要做些什么!?”激發情緒反應讓人難受,調動適應性行為,甚至使運動器官做好奔往醫院的準備。就感知性呼吸困難來說,東完好相遇,沒有種族差異。與此不同, 由于東對情感意義的理解和表達不同,情感性呼吸困難明顯受到文化背景的影響。病人對五種性質不同的呼吸困難癥狀描述,指向其病理生理改變和負面情感。如果醫師在問診時能注意到病人呼吸困難的語言,相當高比例的患者可以得到正確診斷,避免了沒有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區別感知性呼吸困難和情感性呼吸困難,不僅幫助診斷和鑒別診斷,其意義還在于做出正確的治療決策緩解癥狀,理解呼吸困難對患者行為的影響。國內外呼吸困難研究領域的**進展,精彩詮釋了生物心理醫學模式對呼吸困難診斷治療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