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中心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87268355
- 【網址】www.xaszxyy.com
- 【地址】西安市西五路161號(南院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冠心病介入治療“撐”開生命的奇跡
時間:2012-10-31 19:16來源:求醫網
冠心病的起源及定義
16世紀,一位學者,在父親病逝以后,大膽地做了一次尸體解剖研究,并有了新發現。在他父親的動脈血管壁上有黃顏色的東西,像日常喝的麥片粥,他便給這些物質取名“粥樣”。而更讓他驚詫不已的是,這些東西觸摸起來卻像骨頭一樣硬,于是再取名“骨化”。幾經周折,人類終于對自身疾病又有了新發現——動脈粥樣硬化。當心臟的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性病變使血管腔變狹窄,導致心肌血液供應減少,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引發心絞痛;若血管腔持續完全閉塞,則引起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稱為“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心臟病,是指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機能障礙和(或)器質性病變,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對老年人來說,冠心病就像游蕩在他們中間的"惡魔",嚴重地危害著他們的身心健康。
冠心病介入治療
冠心病的介入治療,是通過大腿或手腕上的穿刺口,引入細細的導管,在“冠狀動脈硬化和狹窄處放入一個“支撐架”,可以把狹窄的冠狀動脈“撐大”到狹窄前的大小,達到治療冠狀動脈狹窄的目的,而此方法比傳統的“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療效相當,但創傷非常小,康復時間短,安全性高,可重復性強,而且不留疤痕。這種微創的介入手術是目前全世界治療“冠心病”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自年后各種冠狀動脈支架相繼問世,至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進入年后,新的藥物支架的應用使介入治療日臻完善,并逐漸應用于全身其他血管疾病的治療,特別是在替代傳統“開胸、開腹、癌癥放療”等方面上具有傳統治療不可比擬的優勢。介入治療的基本原理是將球囊導管通過體表血管穿刺部位送到狹窄的血管內,在體外將球囊加壓膨脹,撐開狹窄的血管壁,使病變血管恢復暢通,再將由特殊金屬制成的網狀小管的冠狀動脈支架置入狹窄部位,使狹窄的血管充分擴張,并防止彈性回縮出現再狹窄,使得血流保持暢通,從而心肌缺血缺氧緩解。但是目前的支架植入后不能取出,攜帶終身,現在研究的一種新的可完全降解的支架,置入一定時間后可以完全吸收。支架手術一般是心內科進行,創傷相對小,術前準備要求低,術后恢復快。
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脈介入治療后,冠狀動脈管腔狹窄或閉塞得以解除,缺血部位心肌供血大大改善,患者心絞痛發作可明顯減輕或消失,部分患者可恢復到發病前的正常生活、工作、社交狀態。但冠脈介入治療及支架植入后并不是說冠心病就治愈了,還必須進行相應的藥物輔助治療,保護植入的支架,防止再狹窄的發生,以保持冠脈管腔的長久通暢。
冠心病介入治療后該如何進行康復治療?
一. 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1.控制飲食
良好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壓,從而防止冠脈再狹窄的發生。冠脈介入治療之后, 應以清談飲食為主, 要吃低熱量、低糖、低油、低膽固醇、少鹽、高蛋白、高膳食纖維的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制劑、深海魚油類、大豆磷脂類等。蛋白質應該以魚類為主,切忌暴飲暴食或進食過飽。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瘦肉、雞、鴨、兔、魚肉、豆制品和奶制品等。不宜常吃或大量吃動物內臟、魷魚、蟹黃、蛋黃、以及煎、炸、燒烤等食品。
2.適當康復運動
冠脈介入治療之后,患者不要整天臥床、靜坐,而應在醫生指導下適當運動。規律性運動有助于保持冠脈管腔通暢,促進缺血區心肌側支血管生長。一般來說,術后活動水平應根據術前的身體狀況、活動習慣、手術后的心臟情況和所處的環境不同而定,提倡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極拳等,通常每周運動3~5次,每次20~30分鐘。、
注意:運動必須適當,做任何運動前請請教您的醫生。
3.注意戒煙 限酒
吸煙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原則上也是惟一能夠完全控制的致病因素。大量流行病學調查和前瞻性臨床研究結果證實,吸煙與心血管疾病有因果關系。戒煙是避免心血管病死亡最經濟、有效的干預措施。同時應避免被動吸煙。不建議任何人出于預防心臟病的考慮開始飲酒或頻繁飲酒。建議成年男性飲用酒精量≤25g/日(相當于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高度白酒50g)。
4.作息有規律,控制情緒
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大喜大悲或精神抑郁,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情緒應激與冠狀動脈病變的發生、發展以及心血管事件密切相關。冠心病患者一旦確診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這樣會加快動脈硬化病變進展,增加心臟突發事件的發生。
二. 危險因素要控制好
1. 高血壓 :使用合適的降壓藥,如血管緊張素轉化酶遏制劑等藥品,使血壓控制在你的醫生認為合適的程度。
2.高血脂:使用他汀類等藥物降脂。
3.糖尿?。菏褂煤线m的糖尿病藥物。
4.肥胖患者要控制體重。
三. 抗血小板等藥物要堅持服用
1.支架植入術后仍有一定的風險,容易形成血栓,所以需要堅持長期服用抗血小板阿司匹林(終身服用),硫酸氫氯吡格雷(>1年)等藥物。
2.冠心病患者經冠狀動脈造影提示血管狹窄達70%以上時,才會被采取心臟介入治療。但支架只解決某個地方的狹窄,冠脈內有些部位狹窄是無法用支架解決的,所以需要堅持服用他汀類藥物。
3.使用他汀類藥物降膽固醇,減輕動脈硬化,可減少重要冠心病事件。高膽固醇血癥是一種慢性代謝異常,目前只能靠藥物控制。如果停藥,多數病人在1~2周后血膽固醇又回升到治療前水平,所以降膽固醇藥只有長期服用才能達到這一目的。
4.大量研究證實,堅持長期服用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遏制劑能顯著減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四. 定期隨診、注意危險信號
介入手術病人術后一定要定期門診檢查,包括檢查血壓、血常規、血糖、血脂、肝功能等。如發現下列情況要及時就診:
1.胸悶、胸痛是病情復發的危險信號,若介入后一個月內出現此癥狀,要考慮有否血栓形成。
2.半年內出現胸悶、胸痛,尤其是與以前發病時的癥狀相似,應高度懷疑發生了再狹窄(即放支架的部位又狹窄了)。
3.要注意抗血小板藥的嚴重不良反應,如出血,出血本身也是嚴重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