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遼市醫院
- 【類型】三級乙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475-8253355
- 【網址】www.tlsyy.com
- 【地址】通遼市科爾沁區科爾沁大街668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治療
時間:2013-03-01 11:19來源:求醫網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靜脈腔內不正常凝結,由液體轉化為固體,阻塞靜脈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而引起靜脈壁的炎性改變。如未給予及時治療,急性期可并發肺栓塞(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后期則因血栓形成后綜合征,影響生活和工作能力。全身主干靜脈均可發病,常見于下肢。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如血管壁損傷、血流緩慢和血液凝血功能異常(血液高凝狀態)。急性期的臨床表現是突發性單側肢體腫脹,以下肢最為常見,表現有患肢腫脹,呈非凹陷性水腫。膚色泛紅,皮膚溫度較健側高。腫脹嚴重時皮膚可出現水泡,隨血栓部位的不同腫脹部位也有差異。血栓在靜脈引起炎性反應產生持續性疼痛。血栓堵塞靜脈,使下肢靜脈回流受阻,患側肢體腫脹,直立時疼痛加重。急性期因局部炎性反應和血栓吸收可出現低熱。下肢靜脈血栓最嚴重的情況是股青腫和股白腫,當整個下肢靜脈系統回流受阻時,組織張力極度增高,致使下肢動脈痙攣,肢體缺血或者壞死。
為了防止血栓向主干靜脈的近端和遠端滋長蔓延,在肌體纖溶酶的作用下,血栓可溶解消散,血栓脫落或裂解的碎片成為栓子,隨血液進入肺動脈引起急性肺梗死,其病死率高。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處理原則為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醫院隨著介入診療技術的深入開展,介入科醫師對該種疾病的診治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并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介入治療方法以其微創、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并發癥少的優點逐步取代了內科保守療法和外科直視下血管內取栓術。
介入治療方法主要包括:
一、經皮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濾器可捕捉下腔靜脈和周圍靜脈脫落的超過3mm的血栓,使肺梗死的發生率降到最低,是當今醫學界防治肺梗死公認的最有效的辦法。
二、經導管血管內溶栓術:即將導管插至靶血管(栓塞血管)內,造影明確診斷后將其準確固定,再行藥物溶栓灌注治療。其目的在于提高病變區域的藥物濃度,延長藥物與病變接觸時間,提高藥物療效,達到局部溶栓滿意效果。
三、血管腔內成形術:通過球囊膨脹對血管狹窄處進行擴張成形的技術。
四、血管內支架置入術:在X線透視引導下,將支架置于病變血管,可使狹窄或閉塞血管重建。
五、經皮濾器取出術:閉塞血管溶栓再通后,可經頸內靜脈-右心房-下腔靜脈將濾器取出。
六、血管腔內血栓取出術:經皮靜脈內使用取栓導管最大限度地取出新鮮血栓,保留血管功能。
綜上所述,當今醫學界治療深靜脈血栓最優秀、最科學的治療手段在我院介入科經過近10年的發展,都已經熟練開展。靜脈血栓的介入治療方法,對于保持靜脈通暢,保護靜脈瓣功能,有著獨特的治療優勢。經過國內外大量臨床數據的積累,充分證實了這種介入治療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科學方式,有著傳統抗凝保守治療不可比擬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