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始建于1955年,占地130畝,總資產3.7億元,開放床位1200張,在崗員工1300多名(其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62人、博士9人、碩... [ 詳細 ]
春季天氣變化無常心理問題易爆發
時間:2013-02-27 17:08來源:求醫網
春天草長鶯飛,然而春季也是一年當中氣候最為變化無常的季節,一部分人群在這個時候會出現種種不適癥狀,如失眠、疲倦、情緒低落、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在這個季節很容易被誘發或加重。昨日,記者在市三醫院采訪時發現,春節后,去醫院進行心理咨詢的人群一直有增無減。心理醫生提醒大家,在春季要注意心理的日常保健,適當調節自己的情緒。
患者 壓力過大導致抑郁發生
已經過了元宵節,25歲的小李和往年不太一樣,他仍然沒有收拾行李回單位上班。家里人幾次詢問,可小李根本不愿意說原因。“都凌晨三點過了,他還在那嘆氣,你說這不要命了?” 這段時間小李突然不說話,人也變得行動怪異,與日常言行舉止大相徑庭。提到近來的反常,他的母親這樣說。家里人又問不出所以然,大家一商量,把小李送進了醫院心理門診,讓醫生幫他"把把脈"。
心理醫生的開導終于讓小李道出了郁悶的原因。原來,他在上學的弟弟3月下旬被車撞了,正在住院治療。屋漏偏逢連陰雨,他的父親因此又心臟病發作,也住進了醫院。"自己掙得錢太少,工作上壓力也大,現在家里又出了這些事,真想辭了工作回家照顧父親和弟弟。"小李說他的心被這些事攪得很亂。望著陰霾的天空,小李更是增添了幾分煩惱。
醫生 每年的3月~5月是心理疾患的高發季節
"這是一種很典型的抑郁癥狀,睡眠不好、心情壓抑,出現悲觀情緒。"市三醫院心身疾病科副主任姚曉波建議,工作不要辭,實在放心不下家里,可以請假回家看看。同時,也提醒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平時多關心一下他,否則,這種睡眠障礙和情緒障礙很有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害。
姚小波告訴記者,每年的3月~5月是心理疾患的高發季節。春季最容易患的心理疾病有焦慮癥、抑郁癥和慢性疲勞綜合征等,抑郁癥主要表現為,莫名其妙地煩躁不安,對任何事情無興趣,日常活動也做得很勉強,經常失眠,有消極、自殺的念頭等等。而慢性疲勞綜合征則表現為:身體上的疲勞、出現紊亂狀態、情緒緊張、疲憊等。這主要是由于春天的氣溫變化較大,天氣濕度的改變,人的內分沁系統出現失調,導致人的意志、情感、行為出現異常。
支招 適當調節自己的情緒
春天是心理疾病的高發期,人們在這段時期應適當調節自己的情緒。對于上述病的治療,醫生說,除了用藥物治療外,主要是心理調節。患者應多向親友傾訴內心的感受,表達過程就是情緒宣泄的過程。通過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如體育鍛煉:爬山、跑步等有意識地自我引導,這也是一種自我治療的方法。
姚曉波醫生介紹說,改善心境還可以從改變生活環境入手。心境是和環境緊密相關的,人清潔了環境,也就美化了心境。還可把窗簾、床單、桌布都換成新的。因為一成不變的氣氛很容易讓人心灰意冷,改變居家的面貌可使人的精神煥然一新。再買幾盆花,因為植物的生長總是給人帶來希望和活力。
另外,現代人的情緒困擾常常來自于刺激過多,誘惑過多,欲望過多,以至內心無法寧靜。專家建議,回到家可先洗個熱水澡,讓自己的身心徹底地放松平靜下來,再聽一些舒緩優美的音樂,讓自己漸漸進入沉靜的狀態里,心胸自然會開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