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腦科醫院/廣州市精神病醫院位于廣州市珠江南岸,白鵝潭畔,是國內第一間精神病專科醫院,始建于1898年,由美國人約翰·克爾(John ... [ 詳細 ]
人的心理能導致軀體疾病嗎?
時間:2012-11-03 10:51來源:求醫網
19世紀的醫學家發現,人的疾病是由細胞病變所致。這一理論,長期以來使不少醫務工作者,只關注患者軀體上的細胞病變和藥物、手術等治療手段,忽視人患病前的心理狀態及患病后的心理反應,只見“病”不見“人”。到20世紀初,醫學家發現上述理論在認識疾病的發生上,有明顯的局限性。發現除了生物性因素(如:遺傳、外傷、營養、微生物及中毒等)可引起細胞病變導致軀體疾病外,心理社會因素同樣能導致人體細胞功能障礙和器質性改變,引起心身障礙和心身疾病。
心理引起軀體疾病的核心是:精神刺激和精神壓力引起的負性情緒,如:焦慮、抑郁、緊張、恐懼及憤怒等。持久的負性情緒可擾亂人腦中許多神經中樞,如植物神經中樞、內分泌中樞及免疫中樞等。上述中樞受擾亂,就將引起人體中與其相關的細胞功能出現障礙,導致心身障礙和心身疾病。以上植物神經、內分泌及免疫功能的障礙,就是心理因素致軀體障礙和軀體疾病的橋梁。
心理對軀體的影響形式有三種表現:
1.心身反應:有精神刺激與壓力以后,產生負性情緒,引起軀體組織、器官生理反應,但刺激與壓力消失后,反應就停止。這種現象每人都有,在遇到危險情境(如:與毒蛇猛獸相遇、被搶劫、在生死博斗的環境,在大會上發言,重大考試、會見重要人物等),軀體上會出現呼吸加快,心跳加快、血壓增高、尿頻及胃腸不適等。刺激消失,反應就停止,這類反應對人危害不大,但對高血壓、冠心病及胃潰瘍患者則不利。
2.心身障礙:由精神刺激、負性情緒引起組織器官相對持久的機能障礙,這種障礙是可逆的,并且沒有組織器官形態上的損害和改變。這種情況也常見,如緊張性血壓升高、緊張性頭痛、偏頭痛、神經性厭食、心因性陽萎、性冷淡、失眠癥、情緒性體虛、情緒性免疫功能下降,以及神經癥中的許多軀體不適,都是心身障礙。臨床上內科醫生發現許多患者心或胃不適,而檢查結果又不支持,常診斷為“心臟神經癥”、“胃腸神經癥”,其實不是神經癥,而是一種心身障礙。
3.心身疾病:臨床上某些有器質性改變的軀體疾病,如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胃十二指潰瘍、癌癥、斑禿、甲亢、原發性青光眼等,發病因素一般都不是單一的,涉及遺傳、環境、飲食、生活習慣、個性、情緒及特殊的易感素質等多方面。強烈而持久的負性情緒,只是這類軀體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并明顯影響這類軀體疾病病情的好轉或惡化。我們把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明顯受情緒影響的軀體疾病,就是心身疾病。在綜合性醫院門診就診患者中,約1/3的患者都是心身疾病。
心身障礙和心身疾病是明顯受情緒影響的軀體障礙和軀體疾病,患者只能對軀體不適有自我意識,關注的也是軀體不適,而對情緒的致病作用缺乏了解。所以,初次就診都不會到心理科診治,而是到神經內科、心內科、消化內科、泌尿科、婦科及皮膚科診治。這些臨床科室在識別心身疾病的能力上普遍不足,治療上只注重藥物治療,忽視了心理治療,忽視幫助患者了解不良情緒對該病的致病作用,以及預防措施等。如果沒有聯合心理科協作治療的意識,常常使患者在防病治病上,不知道加強心理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有效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造成療效緩慢,或者病情波,經常復發等。以上現象在綜合性醫院非常普遍,使這類病人得不到完善的治療。
除負性情緒外,不良暗示、不良行為、不良嗜好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嗜煙酒、多食少動等),也可作為心理因素導致軀體疾病的發生。由此可見,心身是密切相關的,每個人都不可忽視不良情緒、不良行為及不良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有關心身障礙、心身疾病的病因、機制、類型、治療及預防等知識的詳細了解,請到腦科醫院心理咨詢與治療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