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區中心醫院始建于1945年,是全區醫療中心和突發事件急救中心。2005年10月,接受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托管;2008年10月,... [ 詳細 ]
健康平安生活遠離胰腺癌侵擾
時間:2012-11-03 15:22來源:求醫網
去年10月,蘋果教父喬布斯因胰腺癌去世,終年56歲,讓人不勝唏噓。近年來,包括原國務院副總理黃菊、世界優秀男高音帕瓦羅蒂、原衛生部部長陳敏章、優秀藝人沈殿霞等不少名人都因胰腺癌逝去。
據普外科主任張學利教授介紹:“近年來胰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20年里增長了4倍;在我國,胰腺癌已成為導致死亡的十大惡性腫瘤之一,而約有60%的胰腺癌患者有過誤診的經歷,而且多被誤診為消化系統疾病或膽囊疾病。”
胰腺癌是最致命、最難發現、擴散最快的癌癥之一,大多數患者在確診后生存期較短,原因在于胰腺癌早期缺乏明顯特異性癥狀,大多數病例確診時已失去治療性手術的機會。胰腺有內分泌和外分泌兩種功能,也就有內分泌和外分泌兩種細胞。這兩種細胞都會發生癌變,來源自內分泌細胞的癌,叫神經內分泌癌,就是喬布斯得的那種癌,比較少見。多數情況下惡性程度比較低,病程比較長,治療方式與常見的胰腺癌也有所不同。來自外分泌細胞的癌,就是我們常說的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比較高的腫瘤,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發達國家發病率高于發展國內家。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呈現上升的趨勢,并且有年輕化的傾向。
一項針對胰腺癌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抽煙、喝酒、肥胖、糖尿病以及家族遺傳等因素,和胰腺癌的發病有密切的關系。目前國內人的飲食習慣與接軌,大量攝入高脂肪,導致許多癌癥發病率增高。在對照研究中,發現吸煙的人比不吸煙的人,胰腺癌發生率要增加2倍,飲酒會增加22%,糖尿病病人會增加2到3倍的胰腺癌患病率。
因此有以上因素的人要定期檢查。“比如,B超可以檢測出胰腺問題,對長在胰腺正面的腫瘤會比較容易發現。”張學利教授說,“如果較為肥胖,脂肪組織較厚,B超就很難檢查出胰腺癌,就需要做CT檢查。”
每個人都應該關注自己的健康,30歲以上者至少要堅持每年一次的例行體檢。一旦出現腹脹、腹痛、發熱,甚至有糖尿病、胰腺炎、體重下降等癥狀,應該馬上去醫院檢查。爭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此外,應該努力戒掉不良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身體鍛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這些都能明顯降低包括胰腺癌在內的多種腫瘤性及非腫瘤性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