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市石化醫院始建于1951年,歷經武漢市七醫院、荊門煉油廠職工醫院、荊門市石化醫院等多個時期,現為市政府所屬市直二級甲等醫院。
<... [ 詳細 ]省衛生廳關于當前我省手足口病防治情況介紹
時間:2012-11-05 09:58來源:求醫網
一、我省手足口病防治情況
我省近年來有手足口病病例報告,據監測資料,2007年全省共發生手足口病772例。今年以來,截止5月1日下午5時,我省共計報告手足口病340例,除潛江廣華地區外,其它地區均為散在臨床診斷病例,無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報告。
4月29日,潛江市向我廳報告該市廣華地區發生一起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我廳接到報告后,立即進行了緊急布置。省疾控中心專家于當天趕赴潛江會同當地衛生部門進行了調查處理。經核實:截止5月1日下午5時,在3個幼兒園和散居兒童中,共發生手足口病患兒39例,發病年齡集中在3~4歲,所有病例癥狀均較輕,無重癥和住院病例,無死亡病例。目前已有28例痊愈,5例癥狀消失,處于恢復隔離期,6例仍在居家隔離治療,4月30日后已無新發病例報告,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5月1日上午,經省疾控中心對其中采集到的5例患兒咽拭液或皰疹液檢測,確定其感染病原為腸道病毒EV71。目前,省級專家仍留駐潛江,繼續指導該市密切關注疫情動態,防止疫情反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傳染病防控工作。我省鄰近地區發生手足口病疫情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級政府加強疫情監測,嚴密防控,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省衛生廳于4月28日向全省發出緊急通知,對全省醫療衛生系統防控手足口病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切實加強領導,落實防控措施,嚴防疫情擴散。一是加強對手足口病的疫情監測,從4月29日開始,全省范圍內實行手足口病疫情日報、零報告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二是迅速組織醫務人員全員培訓,掌握手足口病診療知識,提高救治能力;三是組建衛生應急隊伍,一旦發生暴發疫情或危重病例,專家隊立即趕赴現場處理疫情、協助醫療救治。四是加強醫療救治,發現手足口病患者,要嚴格按診療技術規范,全力救治病人。五是加強健康教育,把預防手足口病的衛生知識交給群眾,自覺做好兒童衛生防護,防止恐慌。六是加強督辦檢查,切實把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潛江廣華地區聚集性疫情發生后,省衛生廳高度重視,于4月30日再次召開廳長辦公會,專題研究部署了手足口病的醫療救治、疾病監測、衛生防疫宣傳等工作,并成立了防控工作組。省衛生廳制定了手足口病工作方案,組建了省級醫療救治專家隊伍,對全省醫務人員的培訓已經啟動。在省衛生廳網站上公布了手足口病預防知識,近期將組織督查組對各地進行督辦檢查。
二、腸道病毒感染的預防控制措施建議
由于手足口病不是法定傳染病,對此病缺乏可靠的本底資料,人群既往發病水平不詳。從我省近年來報告的疫情資料來看,每年的發病高峰時間位于7月份左右。根據該病的發病規律,預計今年我省手足口病病例數將增加,不排除發生重癥病例的可能,但隨著病例早期發現和臨床救治工作的加強,重癥病例的救治成功率將明顯提高。
對個人和機構來說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兒童、家長、托幼機構工作人員都要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潔的食物等。
2.注意嬰幼兒的營養、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高免疫力。
3.托幼機構每日對玩具、用具等進行清洗消毒,阻斷間接接觸傳播。
4.加強食品與環境衛生監督工作,減少手足口病經流通食品及公共場所傳播。
5.托幼機構及小學**堅持學生晨檢制度,及時發現病例。發現皰疹癥狀患兒即要動員家長對其進行隔離治療,直至病愈方可返校;對患兒密切接接觸者也要進行有效醫學觀察,在潛伏期內沒有出現癥狀方可解除醫學觀察。流行期間,避免兒童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盡量不要與疑似患兒接觸。生病時,應盡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三、關于手足口病
腸道病毒EV71型感染是由人腸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疾病的總稱,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手足口病,部分EV71感染患兒表現為皰疹性咽峽炎,重癥患者出現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腦脊髓膜炎、肺水腫、肺出血等。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臨床癥候群,具有臨床表現多樣的特點,多數病例臨床表現較輕,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少數病例出現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引起腦炎、心肌炎、肺水腫、弛緩性麻痹等癥狀,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導致死亡。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包括柯薩奇病毒A組、腸道病毒71型等。由于腸道病毒EV71型感染臨床表現多樣,臨床上缺乏簡便、快捷的確診方法,所以腸道病毒EV71型感染的診斷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