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仙岳醫院位于廈門島中部風景秀麗的仙岳公園南側,依山傍水,創建于1958年,占地5.0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91萬平方米... [ 詳細 ]
如何預防兒童心理疾病
時間:2012-11-05 12:54來源:求醫網
心理疾病,是指一個人由于精神上的緊張、干擾,而使自己在思想、情感和行為上發生了偏離社會生活常軌的現象。心理和行為偏離社會生活規范程度越厲害,心理疾病也就越嚴重。心理疾病種類很多,表現各異,兒童常見心理疾病有: 拔毛癖、多動癥、習慣性尿褲、夜尿癥、自閉癥、精神發育遲滯、口吃、言語技能發育障礙、學習技能發育障礙、網絡綜合癥、兒童抽動癥、兒童退縮行為、品行障礙、兒童選擇性緘默、偏食、咬指甲、異食癖,兒童異裝癖、兒童精神分裂癥、兒童恐怖癥、兒童焦慮癥、抑郁癥等。這些兒童心理疾病也可能因為治療不及時或沒有治療而持續到青少年期,甚至成年以后。那么應該如何來預防這些心理疾病呢?
臨床實踐證明,某些心理疾病的發展中,機體的反應不僅與誘發因素的強度、持續時間和機體的機能狀態有關,同時也與病人的病前性格特征密切相關。因此,加強個性鍛煉,培養其忍耐、克制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兒童個性性格形成中其后天環境的不良因素,在兒童性格障礙與行為障礙的發展形成過程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最常見的不良因素是童年時期的精神創傷、不正確的教育方法、不和諧的家庭生活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等。預防的主要措施有:
(1)從兒童時期重視精神健康教育,兒童早期的個性發展決定著其后來的個性特征,兒童時期是為身心健康打基礎的一個重要時期。
(2)要注意家庭學校教育問題。兒童富于模仿性,易于受周圍人言行舉止的影響,家庭與學校配合,對兒童進行道德品質教育,培養誠實、坦白、堅強、勇敢的品行和開朗豁達的性格。
(3)及早發現和及時糾正精神和行為障礙。兒童時期的神經機能失調,通常是從個別癥狀開始的,如口吃、遺尿、抽動、和睡眠障礙等。兒童時期的行為障礙,表現為孤僻、遲鈍、沖動行為、多動、網絡成癮等。早期發現、及時確診、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