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及預防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醫院,1991年經省教委及衛生廳批準,成為徐州... [ 詳細 ]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及預防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醫院,1991年經省教委及衛生廳批準,成為徐州...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5 13:50來源:求醫網
徐礦總院骨科最近接診了一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患者王某,人,女,15歲,年11月入院,右髖部疼痛,跛行,攝片示右髖關節發育不良,髖臼包容股骨頭較差,CE角0度,行髖臼發育不良髖臼周圍截骨術,術后攝片檢查髖臼包容股骨頭較好,CE角達到29度,行臀中肌鍛煉。術后三月攝片檢查截骨處愈合目前病人右髖部無疼痛,行走正
常。
什么是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
髖關節是一個“球窩”關節,各種各樣的原因都能影響寶寶的髖關節發育。引起寶寶彈響髖的原因包括:有時球狀的股骨頭沒有很好地嵌在窩狀的髖臼里而發生移位;有時雖然股骨頭在髖臼內,但容易滑入脫出;或者由于髖臼太淺導致髖關節容易脫位。
女寶寶比男寶寶更容易發生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另外,臀位出生、在子宮內沒有足夠活動空間、超過預產期時間較長出生、或者家族其他成員有髖關節發育病史的寶寶都更容易出現髖關節發育問題。
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癥狀
新生兒往往看不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任何癥狀,寶寶出生后給小家伙做檢查的醫生可能會給他做一個專門的髖關節測試:將寶寶雙腿分開,彎曲再伸直。
如果寶寶髖關節活動時發出“咔嗒”的聲音說明可能寶寶的雙側股骨頭(大腿骨上端)從骨盆的關節窩里滑進或滑出。這稱為臨床髖關節不穩定。出生時有這些表現的寶寶并不會感到疼痛或不舒服,而且常常不需要治療,長大就會好了。
有些寶寶出生時的髖關節測試正常,但發育不正常。最初的表現如下:
一、一側腿看起來比另一側稍短,一側大腿或臀部可能有多余的皮膚皺褶。給寶寶更換尿布時,你可能會發現一邊的髖關節不如另一邊伸展得開。
二、在極少數情況下,你可能在寶寶開始走路時才會注意到他是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脫位,表現為走路有點瘸,還可能用患病一側的腳趾著地走路。
如果你注意到寶寶出現以上任何問題,要及時帶他去醫院檢查。醫生不僅通過體格檢查來診斷髖關節發育不良,還會借助B超、X光來觀察髖關節的發育情況,以便盡早發現寶寶是否存在問題。
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治療方法
髖關節脫位越早治療越有效,因為1歲內是寶寶髖關節發育最快的時候,及早矯治,大部分寶寶可以完全正常發育。
如果能在寶寶1歲以內發現先天性髖關節發育問題,通常采用夾板固定就可治好,夾板可以使寶寶的髖關節保持正確位置,正常發育。
如果髖關節的問題直到寶寶開始走路后才發現,會難治療一些。有時候需要用石膏固定髖關節,使股骨頭牢牢地固定在球窩狀的關節里。或者醫生需要在寶寶腹股溝處做一個小切口來放松一些肌腱。也可能寶寶的髖關節需要做手術,把股骨頭安全置入髖臼內,手術后寶寶通常還需要石膏固定。
患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和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寶寶,不管采用哪種方式治療,都需要在較長時間里注意及時復查,以保證髖關節正常發育,從而達到髖關節發育治療的較好效果。
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治療方法
對于15-50歲的患者,發現髖關節疼痛,應攝片檢查。如果發現有髖臼發育不良,應盡早手術治療,可行髖臼周圍截骨術。通過在髖臼周圍截骨,將髖臼向前、外、下旋轉,增加髖臼對股骨頭的包容,減輕髖關節疼痛,避免以后行髖關節置換術,使病人能夠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