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1995年成為溫州醫學院教學醫院,同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授予愛嬰醫院;1996年省廳授予省級文明醫院;1997年成為浙江... [ 詳細 ]
關愛女性從延長花期開始——專家提醒女性要當心盆腔器官脫垂
時間:2012-11-05 17:19來源:求醫網
60多歲的蘭女士自從盆底器官脫垂被治愈,她由此疾病引發的自閉癥也隨之逐漸緩解,整個家庭也恢復了曾經的其樂融融。
蘭女士紹興人,多年前感覺自己的陰道內有異物感,一直沒在意,后癥狀逐漸加重,行走和站立時尤其明顯,這讓蘭女士有時不得不在大街上、聚會時等公眾場合用手回納異物,非常的尷尬和難堪,但她又難以啟齒向人傾訴。于是,蘭女士開始減少出門和會友的時間,在家有機會就躺著,這樣異物感就消失了。由于長時間不出門,與親戚朋友也少有聯系,蘭女士變得越來越孤僻和自閉。家人發現情況嚴重,將老人強行送到當地幾家醫院診治都沒有明顯好轉,后慕名來到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該院婦產科主任朱丹陽檢查后確診其患上盆腔器官脫垂,子宮和膀胱已在她的陰道口“搖搖欲墜”!后經朱丹陽的盆底重建手術治療病愈出院。
據衛生部門提供的調查數據表明,盆腔器官脫垂的確是當今婦女非常普遍患上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年長的婦女。50歲以上的婦女中有一半經歷過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脫垂。到80歲,每10名婦女中有1名以上將接受脫垂修復手術。
朱丹陽解釋說,正常情況下,盆腔就像車子的底盤一樣,內部結締組織像韌帶一樣圍繞陰道壁形成有力的“包膜”結構,將陰道和子宮固定在骨盆中。年齡大的婦女由于生育、衰老等各種原因,盆腔盆底肌肉力量減弱、結締組織松弛,盆腔內部器官或構造就會離開其原來的位置下移,便發生脫垂現象。正如同車子底盤松軟,車內部件就會垂落一樣。隨著人口的老齡化,盆底病的發病率在逐步提高。長期未經醫治的中重度子宮–陰道脫垂患者易發生脫垂惡化、生殖器官出血和惡化、尿道感染等嚴重并發癥,
由于對本病缺乏基本的認識,甚至錯誤地認為生完孩子后出現這些問題是很正常的,也是做女人必須過的一道關,于是,大多數女性都默默地忍受著這種疾病帶來的痛苦,從而延誤了較好治療時間,使疾病進展加重,危害身心健康。
朱丹陽指出:盆腔器官脫垂的治療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目前社會上有一些誤區需要進行糾正。例如:對陰道松弛性生活不滿意患者行陰道緊縮整形術等,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因為沒有對其他伴隨的器官脫垂一同處理,所以術后效果不明顯,有的患者術后甚至出現尿潴留或尿失禁。
現代的觀點認為:嚴重的盆腔器官脫垂已不再是切除器官和在薄弱有缺陷的組織上縫合,新的使用盆底不可吸收修復系統將脫垂器官解剖復位,重建盆底支持結構,從而達到功能恢復的方法,是目前國際上公認效果較好的治療方式。據了解,這個修復系統是一個像吊床一樣的吊帶和網片,將其安裝在盆底韌帶上,像網兜一樣把整個盆底兜上去,使脫垂的器官恢復原來的位置和功能。
據悉,朱丹陽自2006年即在北京協和醫院完成盆底器官重建技術的正規培訓,并于2007年在臺一醫順利開展此項技術,成為全省范圍內最先開展此技術的少數幾家醫療單位之一,至今已治愈了近百例患者,效果滿意,從而積累了大量豐富的臨床經驗。因此,朱丹陽多次被省內多家上級醫院邀請予技術指導和病人的手術治療。
朱丹陽提醒,盆腔器官脫垂可以預防和治療。生育后的女性和年紀大的女性,如不加注意很容易就造成盆腔器官脫垂,平時要有盆腔的保健意識,經常進行提肛、收縮陰道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