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市第四人民醫院
- 【類型】二級 / 綜合醫院
- 【電話】0533-2980938
- 【網址】www.zbsdsyy.com
- 【地址】淄博市張店區山泉路210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規范癌痛治療,改善生活質量
時間:2012-11-06 13:30來源:求醫網
規范癌痛治療,改善生活質量
張曉莉 腫瘤五科主任 副主任醫師
王 偉
國際疼痛研究會去年宣布,對中、晚期癌癥病人給予充分的止痛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病人的生命,使無法治愈的晚期癌癥病人能夠在無痛和較舒適的環境下度過生命的最后時光。
我國七成癌癥病人默默忍痛。
疼痛是癌癥病人最痛苦、最難以忍受的癥狀之一,持續存在的嚴重癌痛是導致患者產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它的威脅有時甚至比死亡的威脅更嚴重。因此,要提高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鎮痛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沒有經歷過,一般人根本無法想象那種痛苦”。“癌痛帶給患者的不僅是軀體上的痛苦,有時還是人格尊嚴的喪失。癌痛已經成為一個引起世界性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在年提出了《癌癥三階梯止痛治療原則》。
癌痛和腫瘤應同步治療
我國的醫務人員、患者、家屬對腫瘤的治療非常重視,手術、放療、化療等一切治療手段,能上的都上,有的達到過度治療。但對于癌痛治療重視不夠,認為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關緊要,腫瘤治好了,自然就不疼了,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如果只是從暫時止痛的角度來看,疼痛治療似乎只是一種權宜之計,而事實上,癌癥患者中50%有中度或高度抑郁癥,30%有較嚴重的焦慮癥,59%想到過自殺。而導致患者出現明顯心理障礙甚至產生自殺想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長期持續的、難以忍受的癌痛。患者不僅身體上承受著巨大疼痛,而且不斷加重的疼痛往往還給其"病情復發或不斷加重"的不良暗示。許多患者和家屬認為癌痛是腫瘤進入晚期的標志,是癌癥治療無效的特征,加之此時患者由于癌痛而進食差、乏力、活動受限、難以入眠,導致患者和家屬悲觀、絕望,喪失了對緩癌癥的信心,放棄了積極的治療。身心的雙重折磨,將嚴重降低患者機體功能,影響緩腫瘤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進而使病情加重、疼痛加劇,如此形成惡性循環,最終使患者生存期縮短。
控制了疼痛以及由疼痛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亂,也是癌痛治療的一個重要成果。第九屆世界疼痛大會提出了“疼痛是一種疾病,而不僅僅是一種癥狀”的新觀念,醫務工作者應該把癌痛治療提高到像對待腫瘤治療一樣的高度來認識,使癌痛患者得到充分治療。
合理規范用藥不會成癮
影響癌痛治療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在一些醫務人員和患者中普遍存在的對阿片類藥物的“成癮恐懼”,患者寧可強忍疼痛也不敢用藥止痛。這種“成癮恐懼”,是阿片類藥物使用的主要障礙,也是疼痛治療中的最大瓶頸。臨床研究發現,阿片類藥物在規范化使用情況下,疼痛病人出現成癮的現象極為罕見。嗎啡是最常用的癌癥止痛藥,副作用小,止痛效果好,只要規范用藥,不會上癮。不少醫生把杜冷丁用于癌癥止痛,這是錯誤的。杜冷丁主要用于創傷等一過性急性疼痛的治療,但用于癌癥患者,會在短時間導致血液中藥物濃度升高,反復使用,幾乎100%成癮。
國際衛生組織的專家認為,癌痛是一種疾病,而不單純是一種臨床癥狀。癌痛是最為復雜的疼痛問題,由于癌癥病程的進展,其所導致的疼痛也會發生變化,疼痛也會因為身體結構和器官功能障礙而變化。對癌痛的處理如同對癌癥的處理一樣。20世紀80年代初世界衛生組織推行的癌癥三階梯止痛法。對于輕度疼痛的病人,主要選用解熱鎮痛藥,亦即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水楊酸、布洛芬、消炎痛等;對于中度疼痛的病人,應該選用弱阿片類藥物,比如可待因、曲馬多等;對于重癥疼痛的病人,應選用強阿片類藥物,比如嗎啡等。三階梯治療原則強調按時服藥、個體化給藥,根據病人疼痛特征,不必機械地從第一階梯開始。不少醫生常常在病人疼痛時才給藥,“這屬于不規范療法,有一定成癮風險。”規范的方法是要求病人血液中的藥物有效成分每天保持在一定濃度上,應定時服用。這是因為止痛藥是有起效時間的,當病人痛時才服藥,要等至少六個小時起效。這期間如果病人痛得忍受不了,只好再加服短效藥。“這就相當于每次給藥都高于病人實際需要的藥量,越用越要加量才能減輕疼痛,這樣很容易成癮。”
國內外臨床實踐證明,只要嚴格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癌痛三階梯治療方案,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進行規范的個體化治療,85%癌癥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有效緩解,75%以上晚期患者的疼痛可以解除。中、晚期癌癥患者完全可以擺脫疼痛的折磨,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的有尊嚴、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