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底蘊:
1947年11月,浙江大學竺可楨校長遠見卓識,運籌于胸,宏圖甫展,購置了田家園6號、9號民宅作為醫院用房,面積... [ 詳細 ]
歷史底蘊:
1947年11月,浙江大學竺可楨校長遠見卓識,運籌于胸,宏圖甫展,購置了田家園6號、9號民宅作為醫院用房,面積... [ 詳細 ]
2015年07月01日停診信息(上午)
口腔修復科:顧新華
心血管內科:嚴卉
2015年07月01日停診信息(下午)
骨科:凌志恒
消化內科:章宏
時間:2012-11-06 14:21來源:求醫網
膽囊結石是一常見多發病,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率也迅速增加。60歲以上可達20%的人有膽囊結石。它形成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1)物理化學因素:膽囊結石是以膽固醇為主的結石。膽固醇不溶于水,膽汁中的鹽與卵磷脂組成穩定的膠態離子,可溶解膽固醇并將保持穩定的狀態而膽固醇不易析出。若膽汁中的膽鹽和卵磷脂減少或膽固醇量增加,則膽固醇結晶聚合形成較大的結石。因此,膽汁中膽固醇與膽鹽的比例在1:20~1:30之間,若高于1:13時,膽固醇便沉淀下來。當肝功能損害,膽酸分泌減少;膽囊管梗阻時膽囊內膽汁中的膽鹽被吸收;或膽汁內的膽固醇增加均可產生膽固醇結石。
(2)核心作用:膽汁在膽囊內儲存,大部分水分被吸收,膽囊內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增加,處于過飽和狀態,若膽汁內有脫落的上皮細胞、炎性滲出物、粘液塊、壞死組織、蟲卵、細菌、異物時,均可成為膽固醇沉淀的核心,形成結石。
(3)感染因素:在膽囊結石的形成中,細菌感染是一個重要原因。細菌感染可引起膽囊壁充血、水腫、內皮細胞脫落、炎性滲出物的蛋白形成支架、細菌等成為核心形成結石。
(4)代謝因素:代謝綜合征與膽囊結石的相關性得到證實且與遺傳有關;另外妊娠后期和老年男性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較高,膽汁在膽囊內停滯,過于濃縮的膽汁均有利于膽囊結石的形成。
(5)膽囊動力下降:膽囊收縮功能下降膽汁淤滯是形成膽囊結石的基本條件,沒有膽汁的郁滯即膽汁進出膽囊不受影響,膽囊內就不會形成結石。消化間期膽汁在膽囊內停留濃縮,膽囊若有炎癥、膽囊管梗阻、膽道蛔蟲、奧狄氏括約肌功能異常、膽道膽汁排空障礙等原因,使膽汁在膽囊內停留較長時間,為其形成提供了基本條件,不吃早餐和長期腸外營養的人易患膽石癥就是這個道理。
根據膽結石形成的常見原因,預防膽囊結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定時飲食,由于在空腹時膽汁儲存于膽囊內,膽囊粘膜不斷吸收水分膽汁濃縮,膽固醇/卵磷脂大泡易形成,膽汁的粘稠度增加,定時進餐刺激人體分泌的膽囊收縮素,作用于膽囊使之收縮排出膽汁,這樣定時循環的膽汁有利于防止膽囊結石的形成;(2)調整飲食結構,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習慣,適當吃些纖維豐富的食物可使膽固醇降低;(3)溶血性疾病和肝硬化病人應積極治療原發病,防止膽色素結石形成;(4)長時間腸外營養時,應定時使用膽囊收縮素使膽囊排空;(5)胃大部分切除術或迷走神經切斷術的病人,膽囊排空延緩,膽結石發病率增加;(6)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膽道感染,構成以蟲體、蟲卵為核心的結石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