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單獨的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社區服務與康復為一體的省級腫瘤防治研究機構和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是國家臨床藥...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醫院資訊 > 鼻咽癌、鼻腔癌和鼻竇癌診斷、治療
鼻咽癌、鼻腔癌和鼻竇癌診斷、治療
時間:2012-11-07 15:18來源:求醫網
鼻出血的情況很常見,特別是早上起床后鼻涕中帶有血絲或血性分泌物,常常被認為是由于天氣干燥引起的“上火”,但鼻涕帶血很有可能是它鼻咽癌、鼻腔癌和副鼻竇癌的早期癥狀,千萬不要忽視鼻涕帶血這一腫瘤癥狀。
鼻咽癌
鼻咽癌是原發于鼻咽部的惡性腫瘤。占耳鼻咽喉惡性腫瘤的**,在我國沿海地區常見,其中以發病率最高。男女病人之比例約為3:1,大多數在 40-60歲之間。鼻咽癌的特點是發病部位隱蔽,局部早期癥狀不明顯。回吸涕血是鼻咽癌最常見早期癥狀,耳后下出現質硬無痛腫塊也是部分病人初發癥狀(其實已發生頸淋巴結轉移)。其它癥狀為耳鳴、耳悶閉塞感和鼻塞等癥狀。晚期可出現頑固性頭痛、面部麻木、復視、視力下降和張口困難等癥狀。
成年人突然發現回吸涕帶血或痰中帶血,雖然血量不大,也并非天天都有,2~3周后還不見消失,要懷疑鼻咽癌。凡有回吸涕血、一側耳悶耳鳴或發現頸部有腫塊,應及早到醫院作專科檢查。
鼻咽癌診斷
有鼻涕帶血等腫瘤癥狀的患者因及時到醫院檢查,如鼻內鏡、CT或MRI,盡早排除腫瘤,如發現腫瘤,要做切片檢查(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
鼻咽癌治療
鼻咽癌對放療敏感,所以放療是優選。早期鼻咽癌單獨放療,晚期鼻咽癌,化療+放療綜合治療。如鼻咽癌和頸部轉移淋巴結放療后復發或殘留,再手術切除。
鼻腔、鼻竇(上頜竇、篩竇、蝶竇)惡性腫瘤
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也較常見,占耳鼻咽喉惡性腫瘤的第二或第三位,約占全身惡性腫瘤3%左右,中老年人多見。鼻腔、鼻竇惡性腫瘤早期主要表現為鼻涕帶血 (或血性分泌物)、進行性鼻塞等癥狀,晚期癥狀有面部腫脹、面部麻木、牙痛、眼球突出、流眼淚、頭痛,張口困難和硬腭下榻等表現。
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早期不容易被發現,凡有涕血(或血性分泌物)、進行性鼻塞等癥狀者應及時到醫院或專科門診檢查,以免漏診,錯過較好治愈的機會。
鼻腔、鼻竇(上頜竇、篩竇和蝶竇)惡性腫瘤門診檢查程序
如有鼻涕帶血等腫瘤癥狀,醫生首先要對鼻腔、鼻咽進行相關檢查,并根據情況,再決定是否要進一步再做鼻內鏡、CT或MRI檢查,如發現有有腫瘤,再進行病理學檢查(切片檢查)。
鼻腔、鼻竇(上頜竇、篩竇和蝶竇)惡性腫瘤病理類型
鼻腔、鼻竇(上頜竇、篩竇和蝶竇)惡性腫瘤病理類型有鱗癌、腺癌、腺樣囊性癌、惡性淋巴瘤、粘液表皮樣癌、肉瘤、骨肉瘤、惡性黑色素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和嗅神經母細胞瘤等。
鼻腔鼻竇腫瘤治療原則:綜合治療
1. 惡性淋巴瘤:放療+化療。不用手術切除。
2. 對放療較敏感的腫瘤,如鱗癌、腺癌、嗅神經母細胞瘤等,可先放療(術前放療 -rad)。放療后腫瘤會縮小,有利腫瘤徹底切除。放療結束后2-4周再手術切除腫瘤。
3. 對放療不敏感腫瘤:如粘液表皮樣癌、腺樣囊性癌、肉瘤、骨肉瘤、惡性黑色素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可先手術切除腫瘤,術后二周再進行放療。
手術方式
1. 鼻腔、上頜竇、篩竇和蝶竇惡性腫瘤,未侵犯上頜骨,可行鼻側切開術或上頜骨部分切除術、
2. 鼻腔、上頜竇、篩竇和蝶竇惡性腫瘤,如侵犯上頜骨,行上頜骨全切除術。
3. 如眼眶受侵犯 :還要摘除眼球(眶內容剮除)。
4. 如侵犯面部皮膚,要切除面頰部軟組織,再用皮瓣進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