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中醫院建院于1978年,坐落于六安市人民路中段。30多年來,醫院始終保持鮮明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的特色,是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安徽省... [ 詳細 ]
我院眼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專家嚴靜答患者問:
時間:2012-11-08 16:54來源:求醫網
請問我父親患有白內障,請問這種疾病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治療方法?
答:白內障是常見眼科疾病,多見于50歲以后,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發病原因不明,近年的研究從為全身老化晶體代謝功能減退的基礎上,加上多種因素形成的晶體疾病,如:遺傳因素,紫外線、全身疾病、營養狀況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療效不肯定,可口服維生素。也可用治療白內障的眼藥水滴眼。手術治療,是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
請問老年性白內障的臨床表現和分期是怎樣的?
答:白內障主要分為皮質性和核性兩大類,皮質性白內障是最多見的類型,按其發展過程可分為四期:
(1)初發期:最初在晶狀體赤道部的皮質出現放射狀的乳白色楔狀混濁,其基底在赤道部,優秀向瞳孔中心,混濁條紋之間皮質仍然透明,散瞳后,用徹照法檢查可見晶狀體的赤道部紅色背景上出現黑色的楔狀條狀陰影,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可見混濁位于周邊部呈羽毛狀,初期混濁發展甚慢,可達數月甚至數年,有的長期停留在此階段而不發展。
(2)未熟期:晶狀體赤道部的楔狀混濁逐漸擴大并繼續向瞳孔區和深層發展,全晶狀體外觀上呈現乳白色的混濁,但混濁并不均勻,原來的各個楔狀混濁互相融合后,仍可清楚地顯示放射狀條紋,此期皮質層水分增加而使晶狀體膨脹、前房變淺,可發生繼發性青光眼,因皮質尚未完全混濁,虹膜投影存在。
(3)成熟期:晶狀體皮質完全混濁,外觀上呈彌漫性乳白色,晶狀體的膨脹完全消退,前房深度恢復正常,虹膜投影不存在。
(4)過熟期:晶狀體皮質的蛋白質變性繼續發展,纖維結構已完全破壞,外觀上,放射狀條紋消失,晶狀體呈均一的白色混濁,由于分解產物及水分不斷排出,前房可變深、虹膜震蕩、前囊混濁而皺褶。由初發期至成熟期所需時間因人而異,一般為5~10年不等,也有發展較快者。
請問如何預防白內障的發生?
答:白內障有各種不同類型,對于發育性白內障是完全可以預防的,母親在懷孕期間特別是胚眼形成階段,即妊娠前3個月內,應謹防感冒、發熱、風疹、蕁麻疹等,一旦發病,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以免對胎兒造成損害。另外,應補充充足的維生素。注意眼睛的防護,防止機械性、放射線對眼睛的損傷,教育兒童不要用銳器打鬧,不要玩危險玩具,以避免外傷性白內障的發生。并發性白內障當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糖尿病應控制血糖;慢性葡萄膜炎應積極查找病因,并堅持治療,預防復發。老年性白內障是多發病,原因復雜,包括營養、代謝、內分泌變化、紫外線照射、環境因素等,預防應根據情況注意營養及防護。中醫采用辨證施治,常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丸調整機體的整體平衡。
請問早期白內障治療的藥物有哪些?
答:白內障治療的藥物一般有以下幾類:①輔助營養類藥如利眼明、Colin-rosol等。②與醌類學說有關的藥物如卡他林、法克林、白內停、治障寧等。③抗氧化損傷藥物如谷光甘肽、硫拉、SOD等。④其他類如腮腺素、仙諾特、視明露等。
中醫中藥對部分患者的視力提高有一定的效果。針刺常用穴位有睛明、球后、攢竹、魚腰、合谷、足三里、三陰交。中藥治療則通過全身辨證施治,早期白內障,對肝腎兩虧者予補益肝腎法,方選杞菊地黃丸或石斛夜光丸;脾虛氣弱者予補脾益氣法,方選補中益氣湯;肝熱上擾者予清熱平肝,方選石決明散;陰虛挾濕熱者予滋陰清熱,寬中利濕法,方選甘露飲。
請問白內障手術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白內障手術方法有白內障囊內摘出術、白內障針吸術、白內障針撥術等,隨著顯微手術的發展,又出現了現代白內障囊外摘出術、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晶狀體超聲乳化摘出術等。
傳統的白內障囊內摘出術是把晶狀體包括囊膜完整摘除,不能保留晶狀體后囊。
現代白內障囊外摘出術的特點是在手術顯微鏡下用前房閉合性抽吸灌注方法進行白內障囊外摘出術。由于保留了完整的晶狀體后囊,與囊內摘出術比較顯示出不少優越性,如減少玻璃體喪失的機會,從而使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等并發癥減少。
晶狀體超聲乳化摘出術屬于一種改良的白內障囊外摘出術,最適合較年輕、晶狀體核較軟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年齡在 40或50歲以下、沒有角膜內皮病變、前房深度正常、瞳孔能夠散大至7mm以上、核硬度在中等度以下的患者。該手術的一定禁忌癥是晶狀體半脫位,以及角膜內皮已經失代償者。而相對禁忌癥則主要取決于術者的經驗和技術,如角膜內皮變性、淺前房、小瞳孔、晶狀體核硬化。
白內障針吸術適用于先天性或30歲以下外傷性無硬核的白內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