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鼎市醫院
- 【類型】二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593-7832114
- 【網址】www.fdsyy.com
- 【地址】福建省福鼎市古城南路93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尋根究底探病因
時間:2013-03-08 15:05來源:求醫網
患者,男,24歲,以“反復嘔血6個月,再發3小時”為主訴入院。患者既往有“乙肝”史2年,未治療,入院前6個月無明顯誘因出現嘔血,較大量,伴臉色蒼白,胸悶,無頭痛,無不省人事。入當地醫院求治,急診CT診斷為“肝硬化”,考慮為上消化道出血,乙肝后肝硬化。給予止血等對癥處理后癥狀緩解,無再嘔血出院,出院后患者一般情況好,可繼續工作。此次入院前3小時再次嘔血,量大,訴頭暈,急診入我院,以消化道出血收住院。經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后未再出血,待患者病情稍穩定后,我再詳細地進行了查體,結果發現患者有明顯的“K-F環”。結合患者年齡輕,乙肝病史不長,卻有明顯的肝硬化門脈高壓表現,該患者是否為神經科的疾病——肝豆狀核變性?想到這,我立即為其查了血清銅藍蛋白,第二天結果回報為0.14g/L(正常結果為0.26g/L-0.36g/L),明顯低于正常,符合肝豆狀核變性的診斷;為進一步印證,我們為其行頭顱CT檢查,結果發現其雙豆狀核低密度改變,是肝豆狀核變性的又一大佐證。因我院無“青霉胺”,患者要求轉院治療,隨訪后得知上級醫院明確為其診斷為“肝豆狀核變性”。
體會:肝豆狀核變性臨床少見,多發生于兒童期和青少年期,有肝硬化、角膜K-F環、神經精神癥狀、血清銅藍蛋白減低(均低于0.2g/L)。本例患者年輕,以消化道出血為**表現,CT提示為肝硬化,其神經精神癥狀并不明顯,如不認真查體,沒有發現有診斷意義的K-F環,臨床醫生很容易滿足于乙肝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診斷,從而漏診了真正的病因。該病例再一次提醒我們,在臨床工作中,一定要仔細查體,不要放過任何疑問,為查清真病因一定要尋根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