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943年9月,由倡導福利救濟的京江公所愛國人士嚴真等人創辦公利醫院。醫院初址盧灣區靈寶路(今重慶南路)268弄...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上海浦東新區公利醫院 > 醫院資訊 > 援疆日記選登
援疆日記選登
時間:2012-11-12 10:49來源:求醫網
9月的莎車,正值金秋時節,宿舍門前院子里的一顆沙棗樹結滿了金黃色沉甸甸的棗子,天氣一如既往的晴朗,藍天之下,很少見到有白云在飄動。
一轉眼,我們來到莎車工作已經進入了第3個月份,在和科室同事們認識、熟悉了之后,我也全身心的融入了CT室的工作氛圍之中,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在這里工作了多年的老職工,全然不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在這里援疆一年半的過客,跟科室或是醫院同事談論時,也時常以“我們醫院”、“我們科”相稱。我每天的主要工作還是 CT片的審核,大概有150份左右/天,在9月初,科室的3位醫生結束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后,我將一些簡單的頭顱、頸腰椎交給小蔡、小粟兩位年資較高的醫生審核,我則在每天的晨讀片、核片中放慢節奏,把一些相關知識和同事們多講解,并指導大家對一點經典病例、疑難病例做好登記隨訪工作。根據臨床對CT室提出要及時簽發報告的要求,我也主動提出星期六、日再到科室去核一次片,以保證病人能及時取得報告。
聯合讀片
9月13日下午,在我和外科吳昊、侯坤的共同倡導下,我們在肝膽外科舉行了一次“CT急腹癥”的聯合讀片,CT室全體醫生及大部分肝膽外科醫生一同參加。之前,我選取了我們來醫院之后經過CT檢查和手術證實的經典病例近20份,包括單純性闌尾炎、闌尾穿孔膿腫伴腹膜炎、腸套疊、腸梗阻、急性胰腺炎等疾病。這里的臨床醫生基本不會讀片,完全根據CT報告,應外科醫生的要求,由我先講腹部CT的正常表現,然后進行病例討論,CT室醫生對病例進行讀片分析,外科醫生進行臨床病史、手術結果匯報分析及討論,雖然現場投影效果不佳,但是大家都很認真投入,氣氛踴躍。通過這次讀片討論,我感覺這對外科醫生是一次CT影像讀片知識的普及,使外科醫生正確認識CT影像在急腹癥運用中的臨床價值,也對外科醫生規范書寫申請單提出了要求;對于我們影像醫生而言,不僅學習了急腹癥的臨床知識,包括實驗室診斷,還提高了我們讀片口頭表達能力、課堂演講能力。讀片之后大家的共同體會是,這樣的讀片形式很好,不僅相互學習,還相互了解,消除誤解,增進了科室間的友誼,以后要形成常態,定期進行。
黨校培訓
9月17至22日,我們來自上海的援疆醫生和來自山東、廣東援疆的醫生、教師一起共計150余人,作為在喀什的“第7批中期輪轉專業技術援疆干部”在疏勒縣委黨校接受了中共喀什地委組織部和山東、上海、廣東援疆指揮部組織的為期一周的封閉式培訓,期間我們統一著軍裝,接受軍事化管理,培訓內容主要是各位領導和老師對喀什地區情況介紹和援疆工作任務部署,培訓形式豐富多樣,包括上課、軍訓、參觀考察、交流聯誼等,讓我們**地深刻了解喀什地區的歷史宗教文化、衛生教育事業和援疆工作的成就及發展各項情況,使我深刻體會到援疆的意義的深遠、責任的重大、所肩負歷史使命的光榮!尤其是在離開學校多年之后,再一次在烈日之下接受軍訓磨練,使我真正認識到作為一名援疆技術干部就是要在艱苦的環境中不屈不饒,才能不辱使命,取得最后的勝利!
歌唱比賽
9月25日,我和鄭振騰、吳昊、潘漢勻、陳楚紅、李剛等六位兄弟代表莎車縣援疆分指揮部參加“莎車縣機關工委慶祝建國63周年喜迎黨的十八大文藝匯演”比賽,我們6人小組唱《我和我的祖國》經過之前的精心選歌、認真排練,最終獲得比賽二等獎。
難忘中秋
9 月的莎車,沉浸在迎接中秋、國慶的喜慶氣氛中,我們身在異鄉,遠離故土和親人萬里之遙,卻得到了多方領導的關心和慰問,沒有絲毫的寂寞和孤獨。9月12 日,由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唐周紹同志擔任團長的浦東新區黨政代表團一行前來莎車縣視察、檢查對口援疆工作并看望慰問我們浦東新區全體援疆干部;9月 20日,我們還在疏勒縣委黨校培訓期間,市衛生局黨委副書記、市醫務工會主席鄔驚雷同志親切看望慰問了我們全體上海援疆醫生,并帶來了上海家鄉的杏花樓月餅;9月26日下午,我們上海市全體援疆干部、教師、醫生來到喀什,在前方指揮部陳靖總指揮、唐海龍副總指揮的帶領下,和上海家鄉的親人視頻直播,共迎中秋佳節,在上海那一邊,我們的親人和市領導在浦江邊國際會議中心同我們一起欣賞文藝節目,直播視頻互動,當我們中的一些人在屏幕上看到親人的身影時,不禁大聲呼喊“看到了、看到了”,有的人喜極而泣,更多的人是眼眶里噙著淚水,雖說男兒有淚不輕撣,但在這千里嬋娟的良宵佳節,錚錚鐵骨的男兒也免不了思鄉之情,此時此刻是他人所不能體會的。柔情過后,我們依舊是鐵骨男兒,我們的援疆任務還很重,我們的援疆之路才剛剛開始,我們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