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縣第一人民醫院是岱山**的二級乙類綜合性醫院,是全縣醫療、急救、科研、教育中心。占地62.9畝,醫療用房建筑面積18318平方米。核定... [ 詳細 ]
老人爬高樓膝關節易受傷
時間:2012-11-14 14:01來源:求醫網
張大媽習慣一早就去爬山,這天,出門時兩腿膝關節有些酸脹、難受,但她想著說不定動動就沒事了。可誰知爬到一半時,不知何故突然腿一軟,張大媽摔倒在地,一下子竟無法站起來,膝關節疼痛加劇,活動極不靈活。送至醫院后,檢查發現,張大媽由于長期爬山致膝關節磨損嚴重。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關注、以及生命在于運動的深入人心,許多老年人喜歡通過爬山、爬高樓以鍛煉身體。爬山、爬樓梯雖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心肺功能的方式,但偶爾為之尚可,若經常如此則可能對身體的關節造成傷害。因為爬山、爬樓梯對下肢關節產生非常大的壓力,且爬山、爬高樓持續時間較長,長期為之可致關節磨損,而老年人的骨骼、關節已退化,無法承受如此高強度的鍛煉。
從解剖學角度來分析,膝關節周圍肌肉薄弱,上下骨骼形成的杠桿長,承受了人體86%的重量,故膝關節在運動外傷中最易受傷。行走時單腿膝關節的壓力相當于雙腿站立時的2倍。在爬山時.膝蓋是彎曲的,用一個70~90 度的角度承受全部體重時,一條腿彎曲著承受了大約是平時正常站立時5~10倍的壓力,髕骨與股骨之間的壓力急劇增加。上下樓梯(特別是高樓)和爬山一樣,是一個長時間、多次、重復的運動,關節在此運動中不斷重復上述過程,過度負重加速其退化和磨損,引起疾病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如同時體重超標5公斤,膝關節負重將至少再增加20公斤,更增加了膝關節承受的壓力,進一步加速其退化和磨損。而在下山或下樓梯時,除了自身體重以外膝關節還要承受下沖的力量,這樣的沖擊大大增加了對膝關節的損傷。
步入老年之后,尤其要保護好自己的膝關節,不應常做的運動還有:籃球、排球、羽毛球、長跑、跳繩、長時間打太極等,起跳、下落、急轉等動作其實對膝關節是一個很大的考驗,稍微不注意,就容易造成關節損傷。
許多老年人都喜歡在公園里打太極。打太極拳時,身體重心較低,且動作要緩慢進行,會使膝關節負重過大,引起膝關節疼痛,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 太極拳的技術特點是膝關節持續處于半蹲位的靜力性支撐,髕骨關節受力增加4倍左右,如有向上的發力動作,受力將增加10倍,嚴重損傷髕股關節軟骨。如果長時間過量單一鍛煉,髕骨關節面就會受到經常的磨擦、擠壓、沖撞等,這些都將加速髕骨軟骨的退變,引起關節疼痛、病變。
爬山、爬高樓時,對膝關節的壓力和磨損是存在的,但不必因噎廢食,過分擔心。只要掌握好適當的度和科學的方式方法,就可將其對關節的負面影響降至**。
以下建議均基于身體情況良好,無明顯不適的情況下。同樣適用于其他類型的運動。
選擇合理的運動頻率。目前多建議每周3~5天(次)的頻率,低于每周3天(次)則效果較差。
選擇合理的運動強度。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自測鍛煉是否適度:運動后即刻測量的脈搏—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