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氏病的特點都有哪些呢
甲狀腺疾病主要是有甲減、甲亢、甲狀腺結節組成、而其實甲狀腺類疾病除以上三種疾病外還包括橋本氏病。
那么橋本氏病的特點都有哪些呢:
本病多發于中年女性患者,年齡在40~50歲之間,女性與男性之比為6~10:1。兒童和老人亦可發病。本病起病緩慢,大多數病人無癥狀,常在無意中發現甲狀腺腫大,多數在患病后1~5年就診。
病初常覺頸前無痛性發脹,壓迫癥狀多不顯著,偶有頸部輕度不適,吞咽困難。甲狀腺一般呈彌漫性、對稱性腫大,亦可為一側腫大,質地堅實有如觸橡皮感,甲狀腺可呈分葉狀,往往有結節感,有壓痛,腫大程度比亞急性甲狀腺炎明顯得多,多在Ⅱ度或Ⅲ度以上,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可隨吞咽上下活動。約5%患者可伴有甲亢表現。隨著病情進展(約1~2年),甲狀腺破壞達一定程度后,約20患者可出現甲減的臨床癥狀,病人常有浮腫,腹脹滿,全身酸痛,尿少,不愛活動,皮膚粗厚與貧血等,呈粘液性水腫表現;體檢可見心率較慢,多在60次/分鐘以下,下肢呈非指凹性浮腫,眼結膜比較蒼白,皮膚粗厚脫屑,口唇較厚,動作遲緩,對答反應慢且聲音嘶啞等。有些患者可有發熱,多在38℃左右。有時甲狀腺可迅速增大,但很少因壓迫而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難。
對甲狀腺的臨床及實驗室研究發現,橋本甲狀腺炎存在5個功能類型,即橋本甲亢型、亞臨床甲亢型、功能正常型(隱匿型)、亞臨床上的減型和臨床甲減型。不同類型的臨床表現各異。早期表現為輕度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狀,自發靜息2~12周后常伴有甲狀腺功能減低的表現。經過若干年發展,約有50%的患者最終出現甲狀腺萎縮和粘液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