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纖維腺瘤是由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兩種成分混合組成的良性腫瘤,好發于青年女性,與患者體內性激素水平失衡有關。乳腺纖維腺瘤好發于乳房外上象限,呈圓形或卵圓形,臨床多見1~3cm,生長緩慢,妊娠或哺乳期時可急驟增長。極少數青春期發生的纖維腺瘤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直徑可達8~10cm,稱為巨大纖維腺瘤,仍屬良性腫瘤。纖維腺瘤惡變成纖維肉瘤或乳腺癌者極少見,不到1%。
多發群體18~25歲青年女性
常見病因
小葉內纖維細胞對雌激素的敏感性異常增高。
臨床表現
主要為乳房無痛性腫塊,很少伴有乳房疼痛或乳頭溢液。腫塊往往是無意中、洗澡時,或體檢中被發現。單發腫塊居多,亦可多發,也可兩側乳房同時或先后觸及腫塊。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直徑常為1~3cm,亦有更小或更大者,偶可見巨大者。境界清楚,邊緣整齊,表面光滑,富有彈性,無壓痛,活動度較大,與皮膚無粘連。
檢查
1.彩超
能顯示乳房各層次結構及腫塊形態、大小及回聲狀況。乳腺纖維腺瘤彩超多為圓形、卵圓形均勻低回聲腫物,多可見光滑清晰的包膜回聲,腫塊后方回聲正常或輕微增強,可見側方聲影,腫塊內可見伴聲影的粗大鈣化。彩色多普勒顯示腫塊內多無血流信號或見少量血流信號,RI<0.7。
2.乳腺X線攝影
青春期女孩,致密型乳腺,不適宜進行乳腺X線攝影。中年及以上婦女乳腺X線片纖維腺瘤表現為圓形、卵圓形腫塊,也可呈分葉狀,直徑多為1~3cm,邊緣光滑清楚,與等體積的正常腺體比較,腫塊呈等或稍高密度,周圍可有低密度暈環。部分病灶內可見鈣化,鈣化多位于腫塊中心或邊緣,多呈粗顆粒狀、樹枝狀或斑點狀,也可相互融合成大塊狀,占據腫塊大部或全部,與乳腺癌的成簇沙粒樣鈣化灶不同。
3.乳腺病灶活檢
根據病史、體檢或影像學檢查難以鑒別的乳腺腫塊,可采取穿刺或手術切除的方法,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
診斷
乳房位于體表,典型的乳腺纖維腺瘤相對容易診斷。青少年女性,無意中或體檢中發現乳房無痛性腫塊1~3cm,圓形或卵圓形,與周圍無粘連,活動度大,觸診有滑脫感;生長緩慢,與月經周期無關;臨床可考慮為乳腺纖維腺瘤。但對于妊娠后,特別是絕經后婦女,乳房發現無痛性腫塊,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診斷乳腺纖維腺瘤,應借助影像學檢查鑒別診斷,必要時需依據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