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隨著人們飲食中脂肪、高糖、酒精攝入增加,多坐少動的工作方式,以及激素食品的泛濫等因素,特別是都市人愛吃夜宵的習慣攝入大量高脂肪食物,脂肪未得到完全分解而沉積在肝內,致使脂肪肝發病率越來越高。據不完全統計,脂肪肝發病率已達19%,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治療脂肪肝越早越好,除了定期做身體檢查發現脂肪肝外,也可通過了解早期脂肪肝癥狀自行判斷。那么,早期的脂肪肝癥狀有哪些?
根據西安北大肝病研究院肝病專家的解說,脂肪肝癥狀有一下幾種:
1.食欲不振、乏力:此為肝病患者常常伴有的癥狀,患者若出現食欲不振、乏力、厭油、腹脹、肝區隱痛等。
2.惡心嘔吐:惡心與嘔吐是臨床的常見癥狀。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損害,可伴惡心欲嘔、厭油、上腹脹等肝系癥狀。
3.肝臟腫大:脂肪肝常見的表現為肝臟腫大。若肝包膜受伸脹、肝韌帶被牽引、脂肪囊腫破裂或發炎,則可見肝區痛及壓痛,伴反跳痛,發熱,白細胞增多。
4.蜘蛛痣:蜘蛛痣是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支性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稱蜘蛛痣,出現的部位多在上腔靜脈分布的區域內,如面、頸、手背、上臂、前胸和肩等。蜘蛛痣的發生一般認為與肝臟對體內雌激素的滅活減弱有關,常見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或肝硬化時。
5.內分泌失調:肝臟為許多內分泌激素代謝激活場所,脂肪肝時,病人除出現蜘蛛痣外,還可以有男性乳房發育、睪丸萎縮、陽痿,女性月過多、閉經,病人體重減輕或增加等表現。病人體重改變機理認為是皮質醇類在肝臟滅活減少,導致血中皮質醇量增多,患者基礎代謝改變,而見體重的變化。肝功能減退,糖、蛋白質、脂肪三大代謝會出現障礙,亦會導致患者體重減輕或出現肥胖。
6.維生素缺乏癥:脂肪肝時由于脂肪堆積合并飲食中維生素缺乏,病人易出現多種維生素缺乏癥。臨床可見周圍神經炎、舌炎、口角炎、皮肝瘀斑、角化過度等。
專家提醒患者:單純性脂肪肝是疾病的早期階段,如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是可以完全恢復正常的。但是如果任其發展,一旦演變為肝硬化后,即使再作積極治療也很難使肝臟恢復正常。而飲食治療是大多數脂肪肝病人治療的基本方法,也是預防和控制脂肪肝病情進展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