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腦癱是一種慢性疾病,康復治療過程比較慢長,花費大,單純依靠醫院或康復機構的訓練人員是很不現實的,科學的做法應該是:在醫生指導下,醫院、家庭、教育機構結合的康復管理模式。
醫院幫助短期系統強化訓練或指導式治療、解決醫療問題(如:痙攣的管理,包括藥物治療,合理選配矯形器、手術等;伴發疾病的診治;繼發障礙的管理),醫生和治療師扮演好監督員和指導員的角色。
教育機構包括特殊幼兒園和特殊學校,為腦癱兒童提供應有的教育和社交機會以及必要的康復治療(國內比較缺乏,家長也特別忽視)。
家庭中除為兒童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外建議的資源在于父母作為治療師的角色,一方面應該完成醫生指導的各項訓練內容,另一方面培養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自助能力。家庭環境和單獨個例的父母角色是任何其他無法替代的,因此,父母應鼓起勇氣,相信自己的能力,在醫生指導下,多學習一些康復技術,共同促進腦癱兒童各項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