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軒存旺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軒存旺大夫個人網站 > 后期肝硬化的診斷

后期肝硬化的診斷

時間: 2012-08-30 09:01   來源: 求醫網

  肝硬化的主要發病機制是進行性纖維化。正常肝組織間質的膠原(I和Ⅲ型)主要分布在門管區和中央靜脈周圍。肝硬化時I型和Ⅲ型膠原蛋白明顯增多并沉著于小葉各處。隨著竇狀隙內膠原蛋白的不斷沉積,內皮細胞窗孔明顯減少,使肝竇逐漸演變為毛細血管,導致血液與肝細胞間物質交換障礙。肝硬化的大量膠原來自位于竇狀隙(Disse腔)的貯脂細胞(Ito細胞),該細胞增生活躍,可轉化成纖維母細胞樣細胞。初期增生的纖維組織雖形成小的條索但尚未互相連接形成間隔而改建肝小葉結構時,稱為肝纖維化。如果繼續進展,小葉中央區和門管區等處的纖維間隔將互相連接,使肝小葉結構和血液循環改建而形成肝硬化。 主要表現肝功損害及門脈高壓癥候群。

  1)全身癥狀: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浮腫。

  2)消化道癥狀:納差、腹脹、胃腸功能紊亂甚至吸收不良綜合癥,肝源性糖尿病,可出現多尿、多食等癥狀。

  3)出血傾向及貧血:齒齦出血、鼻衄、紫癜、貧血。

  4)內分泌障礙:蜘蛛痣、肝掌、皮膚色素沉著,女性月經失調、男性乳房發育、腮腺腫大。

  5)低蛋白血癥:雙下肢浮腫、尿少、腹水、肝源性胸水。

  6)門脈高壓:腹水、胸水、脾大、脾功能亢進、門脈側支循環建立、食道胃底靜脈曲張,腹壁靜脈曲張。 1.X光檢查:食道胃底鋇劑造影,可見食道胃底靜脈出現蟲蝕樣或蚯蚓樣靜脈曲張變化。

  2.B型及彩色多普勒超聲波檢查:肝被膜增厚,肝臟表面不光滑,肝實質回聲增強,粗糙不勻稱,門脈直徑增寬,脾大,腹水。

  3.CT檢查:肝臟各葉比例失常,密度降低,呈結節樣改變,肝門增寬、脾大、腹水。

  三、內鏡檢查:可確定有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陽性率較鋇餐X線檢查為高,尚可了解靜脈曲張的程度,并對其出血的風險性進行評估。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是診斷門靜脈高壓的最可靠指標。在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時,急診胃鏡檢查可判明出血部位和病因,并進行止血治療。

  四、肝活檢檢查:肝穿刺活檢可確診。

  五、腹腔鏡檢查:能直接觀察肝、脾等腹腔臟器及組織,并可在直視下取活檢,對診斷有困難者有價值。

  六、門靜脈壓力測定:經頸靜脈插管測定肝靜脈楔入壓與游離壓,二者之差為肝靜脈壓力梯度(HVPG),反映門靜脈壓力。正常多小于5mmHg,大于10mmHg則為門脈高壓癥。就可以確診及時的治療。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