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持續血壓過高的疾病,會引起中風、心臟病、血管瘤、腎衰竭等疾病,高血 壓是一 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 能性 或器質性改變的全 身性疾病 ,它有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之 分。高 血 壓發病的原因很多,可分為遺傳和環境兩個方面。在未用抗高血壓藥情況下,收縮壓≥139mmHg和/或舒張壓≥89mmHg,按血壓水平將高血 壓分為1,2,3級。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單列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仍在用抗高血壓藥,血壓雖然低于140/90mmHg,亦應該診斷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癥狀因人而異。早期可能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常見的是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后發生血壓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復正常。隨著病程延長,血壓明顯的持續升高,逐漸會出現各種癥狀。此時被稱為緩進型高血壓病。緩進型高血壓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悶、乏力等。高血壓的癥狀與血壓水平有一定關聯,多數癥狀在緊張或勞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動后血壓可迅速升高,出現清晨高血壓,導致心腦血管事件多發生在清晨。
當血壓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時甚至會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心悸、眩暈等癥狀,嚴重時會發生神志不清、抽搐,這就屬于急進型高血壓和高血壓危重癥,多會在短期內發生嚴重的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和病變,如中風、心梗、腎衰等。癥狀與血壓升高的水平并無一致的關系。
繼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有關原發病的癥狀和體征,高血壓僅是其癥狀之一。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可具有其自身特點,如主動脈縮窄所致的高血壓可僅限于上肢;嗜鉻細胞瘤引起的血壓增高呈陣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