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皮炎是發生于夏季的一種具有明顯階段性的皮膚病。天氣炎熱、氣溫高、濕度大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其癥狀是,小腿脛前皮膚發紅、發癢,并出現密集的小丘疹及水泡,重者上肢、軀干也有累及。體質弱、抵抗力差的人還會出現并發膿皰、毛囊炎、癤病等。中醫認為,夏季皮炎與暑熱脾濕溫蒸肌膚有關,可采用以下方法加以防治。
一、飲食上加以注意,盡量多吃些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作用的蔬菜和瓜果,如苦瓜、冬瓜、黃瓜、絲瓜、赤小豆、綠豆和西瓜等。
二、加強室內通風散熱措施,使居住環境溫度不過高、不過于潮濕。
三、宜穿寬松衣物,以利于汗液蒸發。
四、常用溫水洗澡,水溫較好在37℃左右,這樣有利于汗腺的正常分泌與排泄,達到較好的體溫調節。
五、避免搔抓和熱水燙洗,以免造成繼發感染。
對已經發生的夏季皮炎可以采取一以下措施:
一、局部止癢可選用爐甘石洗劑、復方薄酚酊、1%樟腦酊等外擦,每日2-6次。注意每次擦藥,不得超過體表面積的1/3,以免引起吸收中毒的可能。
二、可用百部25克,75%酒精75毫升,薄荷腦1克、甘油少許配成百部酊外擦。
三、六一散30克,薄荷腦1.5克,研勻外攘,每日2-3次。另外,可用青蒿、地骨皮、藿香、黃柏、苦參各9克。水煎服,每日一劑,15劑為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