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抑郁癥患者進行自我調節是很有必要的。日常生活中如果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于病情的治療和恢復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堅持正常活動是抑郁癥自我治療方法中很重要的一點。給自己制定一個可行性計劃,幫助自己的病情恢復。
第一、必須堅持鍛煉身體
科學研究發現,每天堅持體育鍛煉的抑郁癥患者的精神狀態要比沒有進行體育鍛煉的患者好很多,而且明顯比較樂觀與自信。運動,不僅是強身健體的妙法,而且對釋放人的抑郁,緊張情緒也是很有幫助的,運動后給人的那種輕松自由的感覺,十分的美好,如果抑郁癥患者能夠每天都堅持體育鍛煉的話,對抑郁癥的緩解與控制是有很明顯的幫助的。
第二、要自信
一般抑郁癥患者都比較消極,沉默寡言。要想改變這點必須充分的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自信,如果自己對自己都沒有自信的話,在事情還沒有做的時候就已經輸了,而且是輸給了自己。憂郁癥患者要養成容易滿足的態度,不能對自己的要求太高,目標也不要太難這樣的話,就可以對自己重拾信心,從而激起生活的熱情與欲望。
第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抑郁癥患者會對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覺得這樣子活著沒什么意思。所以,患者要培養自己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每天按照一定的時間起床,吃飯,工作,還有體育鍛煉。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狀態,是患者大腦神經方式,消除抑郁緊張的情緒。
第四、簡化生活
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不要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而且在適當的時候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給自己減壓,比如把太難的工作暫時托給別人。如果還像以前一樣“沖鋒陷陣”,不僅容易力不從心,而且可能變得更加沮喪。
第五、多和朋友交流
有交流才會有成長,如果總是閉門不出,或者是拒絕與朋友來往,這樣的話只會使患者的病情加重。所以,抑郁癥患者要多和朋友交流,多參加社交活動,感受大家在一起的那種溫暖與快樂,在轉移注意力的同時也可以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子。
專家提示,在進行自我治療的同時較好能夠結合自身病情進行藥物治療,這樣有助于促進病情的科學化治療,幫助患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