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癲癇病一旦發作起來,非常折磨人同時也非常的丟人,患者常常會為此而感到羞恥,這無疑也加重了癲癇患者的心理負擔;另外,由于一些公眾或者家庭成員對于癲癇病的認識和理解不夠,常常會誤解和歧視癲癇病人,使得癲癇病人出現了抑郁的心態,從而對生活失去了斗志,也治療也失去了信心,因此提醒大家要尊重和理解癲癇病人,同時也可以獻出自己的愛心呵護癲癇病人。具體內容如下:
一、要提醒患者做一些適量的運動:癲癇病人可以參加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運動,若病情穩定,還可以打籃球、踢足球等,適當的體育活動可以增加神經細胞的穩定性。但不要過于激烈,不能參加游泳、登山、跳水、賽車等運動,也盡量不騎自行車,防止發作時摔傷,或出現交通事故;
二、要注意患者膳食是否合理:專家提醒癲癇患者應注意合理膳食,補充足夠營養,在癲癇病人的漫長治療中,某些西藥會對消化系統帶來影響,導致病人營養物質的缺乏或代謝障礙,如維生素B6、維生素K、葉酸、鈣、鎂等元素的缺乏。在合理飲食外,注意補充上述物質,并多食蔬菜水果;
三、要注意患者的休息時間:癲癇病應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可誘發或加重癲癇發作。過度勞累使全身肌肉代謝加快,致使體內乳酸堆積,血液偏酸;過度腦力勞動使腦局部乳酸增加,PH值降低,血液偏酸,會影響腦細胞正常活動,腦電圖可出現異常電活動,容易誘發癲癇發生;
四、要鼓勵患者多與人溝通:專家表明,鼓勵病人到公共場所與同齡人、與社會接觸,癲癇病人擔心自己會在大庭廣眾之下病情發作,讓人鄙視,從而常有自卑、抑郁的心理,不愿參加社交活動,給他們的生活質量,甚至治療帶來一定影響。其實在藥物的良好控制下,病人參加社交活動,可使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會有利于疾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