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癥與心理因素有哪些聯系?失眠專家指出:許多人患上失眠,其實是跟心理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系,由于睡前想太多不愉快的事情,而導致了失眠。而如果睡前保持一個好心情,則能夠更好的進入睡眠狀態,而且睡眠質量也會非常的高。
1.許多有心理因素影響的朋友都有抗拒睡眠的現象。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對失眠的懼怕,而導致心理紊亂,無法入睡。因為人的大腦皮層的高級神經活動有興奮和遏制兩個過程。一般在白天,腦細胞牌興奮的狀態,經過一天的工作,當然需要調整,所以會進入遏制狀態,想睡覺。而經過一一晚的睡眠,自然也就蘇醒了。
所以說,人的大腦皮層的興奮與遏制是相互配合的,相互平衡的,要交替循環,這樣才能保證良好的睡眠。如果怕失眠而想立即進入睡眠,本意是想睡的,但是因為”怕“,所以無意中使腦細胞興奮,所以越怕失眠,越不容易進入睡眠狀態,要有一果平常心,良好的心態,才能更好的避免失眠癥的發生。
2.一些心情上的因素也可能會導致失眠多夢。比如在白天接觸太多的事物,而到了晚上,該睡覺的時候,還老是想著這些事物,容易出現煩惱,自責等等的情緒。這樣非常不利于睡眠。
3.許多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就是做夢對身體健康以及睡眠是非常不利的,其實這是存在偏差的。而如果老是這樣想,反而會影響睡眠。科學證明,睡覺做夢是非常正常的事,而且是大腦的一種工作方式。如果長期不做夢,反而是不正常的。
但是如果失眠多夢,也就是多夢導致了失眠,那么則影響了睡眠。而許多人則覺得做夢就會影響睡眠,所以這種”戒備“的心理,常常會影響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