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找醫院 | 找醫生 | 查疾病 | 在線咨詢 | 百科 | 資訊 | 電話咨詢 | 疾病庫 | 專家訪談 | 經驗分享

張東明醫生個人網站

已通過求醫網 職業醫生資格認證
當前位置: 求醫網 > 張東明大夫個人網站 > 糖皮質激素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合理應用認識?

糖皮質激素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合理應用認識?

時間: 2014-07-15 10:31   來源: 求醫網

   糖皮質激素(以下簡稱激素)在我國應用廣泛,但存在臨床使用不合理現象。使用不當,既包括使用過度,即在不應該使用激素時使用;也包括使用不足,即在應該使用激素時未用,或者在應該使用大劑量激素時使用小劑量。無論是使用過度,還是使用不足,均會給患者的健康造成損害。
    我國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患病率較高,大樣本的一次性調查(超過3萬人)顯示,我國SLE患病率為70/10萬人,婦女中則高達113/10萬人。不同醫生使用激素治療SLE存在差異,因此亟需規范激素在SLE中的應用,根據不同病情,盡量制定簡單、規范、合理的激素應用原則,使更多患者獲益。
    1.激素治療SLE的基本原則
    激素治療SLE的基本原則包括:對誘導緩解和長期維持治療,起始劑量應該足量,之后緩慢減量,長期維持;評估SLE的嚴重程度和活動性,擬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評估是否存在激素使用的相對禁忌證,對存在相對禁忌證的患者,根據病情需要嚴格評估使用激素的必要性;對有肝功能損害的患者建議使用潑尼松龍或甲潑尼龍;治療期間觀察療效,評估臟器功能;監測激素使用期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2. 激素的用法與劑量
    激素的用法包括全身應用(靜脈注射和口服)和局部應用(局部皮膚外敷、關節腔注射、眼內注射等)。根據病情需要,激素可選擇晨起頓服、隔日給藥或每日分次給藥。激素可分為4個劑量范圍:小劑量:潑尼松≤7.5mg/d(甲潑尼龍≤6mg/d);中劑量:潑尼松7.5-30mg/d(甲潑尼龍6-24mg/d); 大劑量:潑尼松30-100mg/d(甲潑尼龍>24-80mg/d);  沖擊療法:甲潑尼龍500-1000mg/d,靜脈滴注,連用3 d。激素劑量越大,療效越顯著,同時副作用也越大。激素猶如一柄雙刃劍,如何在追求療效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激素的副作用是臨床醫生最關注的問題之一。
    3. 激素在SLE治療中的應用
    3.1 SLE病情嚴重程度及狼瘡危象的定義
    輕型SLE:指SLE診斷明確,重要靶器官(包括腎臟、血液系統、呼吸系統、血管系統、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未受累。中、重型SLE:指有重要臟器受累并影響其功能。
    腎臟受累: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血液系統受累:溶血性貧血、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神經系統受累:抽搐、意識障礙、昏迷、腦卒中、橫貫性脊髓炎、單神經炎或多神經炎、精神癥狀、脫髓鞘綜合征;
    消化系統受累:腸梗阻、腸系膜血管炎、急性胰腺炎;  呼吸系統受累:肺泡出血、肺動脈高壓、肺炎、肺間質纖維化等;
    心血管系統受累:心包填塞、心肌炎等;其他:皮膚血管炎、嚴重皮膚損害、肌炎等。
    狼瘡危象的定義:危及生命的急重癥SLE稱為狼瘡危象,主要臨床表現包括:急進性腎小球腎炎;嚴重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嚴重溶血性貧血;嚴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嚴重粒細胞缺乏癥;嚴重心臟損害;嚴重狼瘡性肺炎或肺泡出血;嚴重狼瘡性肝炎;嚴重血管炎等。
    3.2 輕型SLE的治療
    輕型SLE的治療,激素并非優選治療藥物。
    首先應用非甾體消炎藥、抗瘧藥等,治療無效后可考慮使用激素。
    治療皮膚黏膜病變可短期局部應用激素,但面部應盡量避免使用強效激素類外用藥,即使使用也不應超過1周。激素(潑尼松≤10mg/d,或甲潑尼龍≤8mg/d)有助于控制病情,通常副作用較小。
    3.3 中度活動型SLE的治療
    中度活動型SLE的治療一般分為2個階段,即誘導緩解和維持治療。建議激素聯合免疫遏制劑治療。誘導緩解治療:激素用量通常為潑尼松0.5-1 mg·kg-1·d-1(甲潑尼龍0.4-0.8 mg·kg-1·d-1),晨起頓服,如需控制持續高熱等急性癥狀時可分次服用。一般需同時加用免疫遏制劑。
    維持治療:誘導緩解治療4-8周后,激素以每1-2周減原劑量的10%的速度緩慢減量,減至潑尼松0.5mg·kg-1·d-1(甲潑尼龍0.4mg·kg-1·d-1)后,減藥速度依病情適當減慢。
    如病情允許,維持治療劑量:潑尼松<10mg/d(甲潑尼龍<8mg/d)。  在減藥過程中,如病情不穩定,可暫時維持原劑量不變或酌情增加劑量或加用免疫遏制劑聯合治療。
    3.4重型SLE的治療
    重型SLE治療尤其強調個體化方案,并需要聯用其他免疫遏制劑。
    重型SLE治療也分2個階段,即誘導緩解和維持治療。
    誘導緩解:激素用量通常為潑尼松1 mg·kg-1·d-1的標準劑量(甲潑尼龍0.8mg·kg-1·d-1),晨起頓服。Ⅲ型、Ⅳ型、Ⅴ+Ⅲ型/Ⅴ+Ⅳ型狼瘡性腎炎可考慮靜脈滴注甲潑尼龍500-1000mg,連續3d沖擊治療。
    維持治療:病情穩定后2周或療程8周內,激素以每1-2周減原劑量的10%的速度緩慢減量,減至潑尼松0.5mg·kg-1·d-1后(甲潑尼龍0.4mg·kg-1·d-1),減藥速度依病情適當減慢。
    在減藥過程中,如病情不穩定,可暫時維持原劑量不變,或酌情增加劑量或加用免疫遏制劑聯合治療。
    可選用的免疫遏制劑如環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霉酚酸酯、環孢素、他克莫司等。環磷酰胺是治療重癥SLE的一線藥物之一,尤其是重癥狼瘡性腎炎和血管炎患者。
    在狼瘡性腎炎的誘導緩解治療巾最為經典的方案為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方案和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LAR)方案。
    ACR方案:靜脈滴注環磷酰胺(500-1000mg/m2,每月1次,共6次,隨后每3個月重復1次,共2年)聯合甲潑尼龍沖擊治療(500-1000mg/d,連續3d),之后序貫潑尼松治療(0.5-1.0mg·kg-1·d-1,逐漸減量)。這一方案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方案演變而來。
    EULAR方案:靜脈滴注環磷酰胺(500mg,每2周1次,共6次)聯合甲潑尼龍沖擊治療(0.5-0.75mg/d,連續3d),繼之潑尼松0.5mg·kg-1·d-1,4周后逐漸減量,4-6個月內減至潑尼松≤10mg/d維持。
    3.5狼瘡危象的治療
    對狼瘡危象,通常需大劑量甲潑尼龍沖擊治療,以幫助患者度過危象。
    大劑量甲潑尼龍沖擊治療是指甲潑尼龍500-1000mg,加入5%葡萄糖100-250ml,緩慢靜脈滴注1-2h,每天1次,連續應用3d為1個療程。如狼瘡危象仍未得到控制,可根據病情在沖擊治療5-30d后再次沖擊治療。沖擊治療后需口服潑尼松0.5-1mg·kg-1·d-1(甲潑尼龍0.4-0.8mg·kg-1·d-1),療程約4-8周。  病情控制后激素應逐漸減量,直至達到控制病情的最小劑量,以避免長期大量使用激素所產生的嚴重不良反應。對重癥神經精神狼瘡,包括橫貫性脊髓炎在內,在排除中樞感染的情況下,可鞘內注射地塞米松10mg/甲氨蝶呤10mg,每周1次,共3-5次。甲潑尼龍沖擊療法只能解決急性期的癥狀,后續治療必須繼續應用激素,并與其他免疫遏制劑配合使用。在大劑量激素沖擊治療前、治療期間、治療后應密切觀察激素的副作用,包括有無感染、消化道出血、糖尿病、股骨頭壞死等并發癥的發生。
    3.6妊娠及哺乳期患者的治療
    SLE患者妊娠的禁忌證:過去6個月內嚴重的SLE復發,如活動性狼瘡性腎炎等;雖接受治療但有嚴重先兆子癇或HELLP綜合征;嚴重肺動脈高壓(預計肺動脈收縮壓>50mmHg或出現癥狀);嚴重限制性肺疾病(用力肺活量<1l);< p="">慢性腎衰竭(血肌酐>247.8umol/L)。
    妊娠前及妊娠期患者激素的應用;妊娠前無重要臟器損害,病情穩定1年或1年以上,細胞毒免疫遏制劑停藥半年,激素僅用潑尼松≤10mg/d維持時不影響妊娠。
    妊娠期間應慎用激素,應用最低有效劑量建議潑尼松<20mg/d。如出現病情活動時,重度危及生命則需立即終止妊娠。如病情評估后仍可繼續妊娠,則酌情加大激素劑量(潑尼松≤30mg/d),建議使用潑尼松、潑尼松龍、甲潑尼龍,不推薦使用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妊娠3個月內使用激素可能增加胎兒唇腭裂風險,因此不推薦妊娠3個月內使用中高劑量激素。
    長期使用激素進行治療的患者在分娩時應使用應激劑量。  疾病復發時可考慮靜脈滴注甲潑尼龍沖擊治療。
    妊娠后期,為促進胎肺成熟,可選用地塞米松。
    哺乳期,潑尼松20-30 mg/d時相對安全,建議服用激素后4h以上再哺乳。補充鈣和維生素D至哺乳期結束。
    胎兒狼瘡綜合征中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的處理:胎兒狼瘡綜合征最常見的心臟表現為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其發病率和病死率較高。氟化激素(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經胎盤給藥能改善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胎兒的生存率,但這些藥物也帶來更高的宮內生長遲緩和早產風險。
    預防抗磷脂抗體引發的病態妊娠:約1/4-1/2的SLE患者體內存在抗磷脂抗體,暴露于抗磷脂抗體的SLE患者妊娠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病態妊娠的風險增加??鼓委熓亲钪饕念A防手段,激素與阿司匹林聯用可降低病態妊娠風險,但要考慮母體并發癥的發生。
    3.7激素的不良反應
    激素治療SLE療程長,應注意保護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建議避免使用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影響較大的地塞米松等長效和超長效激素。
    長期或大劑量或不規范使用激素,可誘發及加重感染,導致骨質疏松和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消化道潰瘍,神經精神失常,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水鈉潴留,低血鉀,青光眼,庫欣綜合征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嚴重時甚至導致患者死亡。激素應用的不良反應與其劑量和療程相關,需要定期觀察評估,保證療效與安全性,提高SLE治療存活率及預后。

分享贏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