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小管炎癥一般單獨淚小管炎比較少見,多由于淚小管內側端部份阻塞,結膜囊或淚囊內的細菌所引起的。多為濾泡型炎癥,也可以發生化膿,成為感染源,內眼手術前需要特別注意。有的由鏈球菌貨放線菌所致,也由繼發于沙眼。治療可用抗生素藥液沖洗,必要時可以行淚小管切開刮除。
而慢性淚囊炎為常見眼病,多見于成年和老人,女多于男。主要是鼻淚管阻塞。開始時可由于鼻腔疾病致鼻粘膜水腫,影響到鼻淚管粘膜水腫而阻塞。淚囊內容物滯留,細菌繁殖引起炎癥,粘膜更加充血水腫,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此外,沙眼、外傷、結核和梅毒也可以引起。臨床表現主要是淚溢。一般外觀正常,無紅、腫或觸痛,但壓迫淚囊有粘液膿性分泌物溢出。培養常有肺炎雙球菌或葡萄球菌生長,是角膜外傷后引起嚴重的匍行性角膜潰瘍和內眼手術后球內感染的重要原因。有時由于分泌物積聚,淚囊壁張力消失,在內眥部形成粘液囊腫。淚囊內分泌物回流入結膜囊,常可以引起慢性結膜炎和濕疹性瞼緣炎。治療的目的,一是除去感染病灶;二是重建淚液引流的通道,如前述鼻淚管阻塞的治療。滴用抗生素液可以減少膿性分泌物,不能解除阻塞和潴留,只是作為手術前的準備。用鹽水沖洗干凈淚囊內膿液后,注入0.3至0.5ml抗生素液,清除感染效果較好,但并不能治療。探擴鼻淚管,對于輕的膜性或纖維蛋白阻塞,可望治愈,但探通2至3次無效者,應該行淚囊鼻腔造口術。淚囊摘除術可以除去病灶,但卻斷了淚液的引流,仍有淚溢癥狀,現在只用于不能作鼻內引流手術者,如結核、腫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