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大動脈炎也稱“大動脈炎”,是指主動脈及其分支發生的慢性進行性非特異性炎癥病變,造成不同部位的動脈狹窄、動脈閉塞,其中腎動脈占總62%左右,且雙側腎動脈往往同時受累。大動脈炎是一種常見的周圍血管病,并且多發于青年女性,發病年齡多在20~40歲之間。3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約占70%。
引起多發性大動脈炎原因明確的有,自身免疫系統紊亂所致,遺傳因素,女性自身雌激素分泌過高,對動脈血管造成破壞,易患大動脈炎。臨床上根據受累動脈的不同分為不同的臨床類型,如頭動脈型,胸腹主動脈型,肺動脈型,腎動脈型,波及冠狀動脈可產生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多發性大動脈炎的早期,患者可能有類似感冒樣癥狀,如全身乏力、關節酸痛、低熱、食欲下降、體重減輕、盜汗等,到后期往往因血管堵塞,會出現暈厥、兩眼發黑、心悸、腹脹腹痛、記憶力下降、體溫低、全身浮腫等現象,當出現一種或多種以上癥狀時,說明患者上肢或胃腸道供血不足,也有很大可能是腦供血不足,要留心是否有患大動脈炎的可能,并及時去醫院檢查。
當患者腎動脈受累,隨著腎動脈狹窄程度的增加,患者早期可出現心慌、頭暈、頭痛、血壓升高等癥狀,通常服用降壓藥往往沒什么效果。此時患者高血壓會加重,還有發生全身動脈硬化,嚴重者會出現心臟擴大、腦梗死等,情況危及生命。
因此,年輕人特別是3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假如突發情況不明的高血壓,在使用降壓藥后沒有改善,還伴有眼睛發黑、頭痛、頭暈的癥狀建議及早確診,以免耽誤較好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