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出現便秘的病因都有哪些
時間:2014-10-20來源:求醫網
小兒便秘就是說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糞便干燥堅硬,排便非常困難。從發病幾率來看,便秘只占百分之三十。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便秘的幾率會逐漸升高。基本上小兒在生長的階段都會有排便異常的情況。可能大家不知道,便秘容易伴發許多疾病,比如痔瘡,肛裂,失眠,口臭,肥胖,腸癌等等。因此,對便秘應該積極預防和治療。
小兒出現便秘的病因有以下幾種,請看具體介紹:
一、飲食不足
嬰兒進食太少時,消化后液體吸收,余渣少,致大便減少,變稠,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可使大便干燥,飲食不足時間較久引起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張力減低甚至萎縮,收縮力減弱形成惡性循環,加重便秘。
二、精神因素
小兒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環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也可引起短時間的便秘。
三、食物成分不當
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質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腸道菌群對腸內容物發酵作用減少,大便易呈堿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較多的碳水化合物,腸道發酵菌增多,發酵作用增強,產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數多而軟;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則大便潤利。
四、腸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規律和不按時大便,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便秘很常見,常用瀉劑或灌腸,缺少體力活動,或患慢性病如營養不良,佝僂病,高鈣血癥,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無力等,都因腸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經功能失常,腹肌軟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結,服用某些藥物可使腸蠕動減少而便秘,如抗膽堿能藥物,抗酸藥,某些抗驚厥藥,利尿劑以及鐵劑等。
五、體格與生理的異常
如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脊柱裂或腫瘤壓迫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應進行肛門,下部脊柱和會陰部檢查,有的患兒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遺傳有關。
溫馨提示:四歲以上的小兒可能都希望單獨入廁,但是長途旅行時排便規律可能常被打亂,遠離熟悉的家,小兒對陌生的環境感到焦慮不安,不能習慣那里的廁所,這些種種情況,訓練小兒排便習慣期間,使小兒學會根據主觀愿望排出大便或憋回去,從此小兒即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行事,懲罰,不愉快和強制性排便訓練,可使小兒反應性憋住大便和拒絕合作。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出現便秘的病因都有哪些的相關常識>>